重耳:春秋五霸之一,史称晋文公。公元前636-公元前628年在位。在位九年,却确立了晋从此以后的百年盛世。对,就是这么传奇的一个人!
一、初露锋芒即逃亡
重耳作为晋献公的二儿子,在他的大哥申生被父亲逼迫而自杀后,就早早的做好了退路。
他的退路就是如果蒲城守不住,就逃到翟国。重耳有抱负没有?有的。虎父无犬子,作为晋献公的儿子,在父亲当上国君的时候,已经长大成人,二十一岁了。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用在重耳身上再合适不过。
刚想有所作为的重耳,先苦其心志,让他逃亡在外。他逃亡的翟国,是母亲的娘家。
二、再欲上位弟君王
就这样,重耳呆在翟国的十二年里,父亲死了,弟弟也在动乱中当上了国君,唯有重耳还是不温不火的继续着他的逃亡之路。
可是,上天并不想让他太舒服,这个时候,重耳的弟弟,当时的国君晋惠公夷吾,继承了父亲多疑的性格,因为怕哥哥来抢他的位子,所以发兵攻打翟国。磨练了十二年心智的重耳,没有被打垮,于是就在手下的帮助下,再次出逃。这一逃,又是六年。
三、绕晋三匝意彷徨
这次出逃,就连最后的温柔乡-翟国也被剥夺了,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失去了晋国的庇护,重耳在此时此刻真正的成为了孤家寡人,彻彻底底的从皇室被打入深渊。
苦其心志:父亲不爱
劳其筋骨:各国奔逃
饿其体肤:饥寒交迫
空乏其身:一无所有
行拂乱其所为:差点颓废到彻底的失去斗志,准备在齐了却残生。
…………
一切的一切,都加在了重耳身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两千多年后的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上,说重耳此时此刻遭受的苦难,是为了他的崛起铺平道路。然而,这些事情在当时放在重耳身上,却是黑到缺氧的黑,苦到想死的苦。
然而即使是这样,重耳还是抗下来了,历经了被父亲疏远,被亲弟弟追杀,逃亡各国时候的冷嘲热讽,重耳抗下来了。
这个时候的重耳,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重耳,而是洞悉一切人情冷暖,明白所有人间百态的重耳。于是,重耳的霸主之路,在他从最高处跌落到最深处之后,绝地反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