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第三周复盘

8月份除了热辣辣的太阳,也少不了诸事的纷纷扰扰,个人职业生涯的重新规划,新创业项目的停滞不前,手头工作的百废待兴,永远停留在纸面上的个人月计划。从眼前到未来,好像没有一件可以让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事情,包括自己一直停滞不减的体重。想想是什么原因,懒惰、拖延、得过且过……看来一周一次的复盘真得很有必要。

昨天听刘润在得到的直播:如果你自己是家公司,怎样更成功。确实,如何做好自己的CEO,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个团队,是这个阶段个人成长的重心。

重要知识点回顾:

一、商业篇

一是提高效率,降低定倍率;

二是创新,提高定价权

二、 管理篇:战略>组织>人

如果在管理中表现出来是人的问题,其实本质是组织的问题,而表现出来的组织问题,本质上是战略问题。

三、个人篇

用脑学习知识,用手学习技能,用心端正态度。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认知:做事情难,并不是事情真的很难,而是自己的基本功不够。

个人修炼的三个方法:音乐模式,国际象棋模式,体育模式。

四、工具篇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要善用工具。

结尾三句话: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松鼠过河需要考虑策略,巨人过河是无需策略的。

结合学习,对自我的反思

1. 对学习的内容没有融会贯通,不能灵活运用。

近段时间看了一些书籍和一些专栏文章,阅读的时候感觉茅塞顿开,顿悟不已,但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却不知道该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是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理解不深入,三是没有建立对应的工作场景进行刻意练习。

所以,今后对学习的方法要进行改进:1.针对学习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广泛阅读,把它相关的内容链接起来进行深入学习,并注意整理学习后的笔记和心得。2.对知识点的运用情况定期进行复盘,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对刻意练习的理解,可以多阅读相关书籍,对其操作的方法和关键点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成笔记,便于自己理解后再加以实践。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提醒自己进行概念的运用和练习,这样才能说真正掌握了此概念。

2. 自己的底层知识结构要重新架构和升级。

以前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学的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读书是要把知识和技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一味求快,而要求懂得里面真正的逻辑结构。比如,对管理的相关知识,以前仅仅只懂得了一些皮毛,但再往下深入就不能理解了,管理的学问博大精深,无论是对工作还是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不能停留学习的脚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做法,也有方法可循的,而不是放任自流。

3. 把重要的方法训练成自己的习惯。

借用刘润老师的一句话“人一天行为的95%都是习惯,剩下5%才是理性。”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是太重要了,从思维习惯,到行为习惯,一点点的改变都会让人发生质的飞跃。所有的学习的终极目标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形成自己的习惯,在某个场景、某个问题、某个人面前形成套路。比如,早睡早起,遇事不抱怨,自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等等,从一个个微习惯开始改变自己,从而开启自我升级之路。

4. 任何的学习和改变都是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的。

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充实自我,愉悦精神而读,一种是为了自我成长蜕变而读。前一种更多的是打开视野,增长见识,多一些谈资。而后者,则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智慧,并且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作为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后者的读书,韶华易逝,时不我待,多读书,多成长,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啰嗦一句,复盘不是形式,所谓的复盘,就是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践行是从知到行,复盘是从行到知,从实践中找到方法,把经验总结为规律,把昨天转换为资本。二者缺一不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