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里,作者讲述了“直觉与公式”这一概念,着重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可以依据公式来提高人们做出判断的方法,并且整体来看这样效率更高,更有效。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认同,并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许多行业里,的确经常会出现许多可以依据直觉就能够做出地判断,并且准确性也非常得高。
因为如此,也就有了这篇文章作者想要着重论述的观点“专家的直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相信它?”加里·克莱因和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相反的观点,克莱因的观点是直觉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判断,为此他举出了许多可以依据的观点。比如消防员可以在救火的场景里,快速地判断出自己需要采取哪种方法最为高效且安全,象棋高手可以凭借几秒钟的观察就能够分辨出哪一方能够最终获胜。
对于克莱因的这些举证,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专家们就是依靠这些直觉在做着判断。但作者对于克莱因的观点也提出了异议,比如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人们在其实并没有了解竞选者的能力之前,仅仅凭着竞选者的外观,就投票给了那些看上去更有领导人气质的竞选者。其实在这种情景,他们所做出的直觉判断往往是非常低效的,并且在系统1的支配下,他们把看上去具备领导者气质代替了实质上的问题,所以这种依靠直觉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对于作者与克莱因的观点不一致,两人在多年的研究中不断争论,互相探讨,直到两人最终达成了对于这一问题的一致性。那就是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呢?作者给出了两人一致性的答案,那就是在一个具备熟悉规律的环境里,并且可以通过大量练习来验证这一规律的机会。
下面让我们用通俗一点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在精神病里的医生就更大概率能够快速的为病人做出判断。因为他们具备在有规律的环境中,可以多次练习与病人地沟通。并且通过反复大量的病人沟通练习,他们可以在看到病人哪里似乎有些部不对的时候,能够立刻意识得到。
同样如若不具备以上提出的那两点因素的做出基础的话,那么我们还真就要掂量一下我们依靠直觉所做出地判断。比如把问题放在一些政客上,一些自以为具备远见的政客对于未来的世界发展或者局势所做出的预测,就没多少可信度。因为政治的发展走向是极其具备复杂性的,并且在没有熟悉的环境下和没有大量地练习为前提,是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即便因为运气猜对,那也只是因为运气好而已,这种情况也适用于那些投资领域的专家们。
生活中,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和预测的地方有很多,在没有阅读本章节的内容之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我的系统里的确存在许多的bug。我曾经一度认为凡事都得听专家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比一般人要专业的多。但对于这一看法,好像以后还真得掂量一下专家是否真的是专家。比如在生活中,从小就曾听大人们经常说到:“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对你走到路还远。”当然这些道理名言还有许多许多,比如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不然的话就只能一辈子受苦。对于这些金科玉律,我曾一度把他们视为自己的追求,心想长辈们这些经验都是在多年的生活中不断打磨出来的,肯定是不需要猜疑的,我只要跟着做就一定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等以后考上好的学校,自己的生活会发出巨大的转变。当然即便后来我也没能做到,可如果依照作者所提出的检验长辈们直觉性名言的方法,首先他们就没有通过大量地练习来验证他们所讲的这些名言是否真的如此。他们不过只是看到了一些比他们过的好的人们,但这也并不能够代表所有啊,或许因为他们生活的圈子比较为局限,接收的信息不那么宽阔,所以也就只有那几句反复向我灌输的精神名言,而其实生活可以过得好,还有许多的其他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