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略带寒气的阳光洒在地上,他头上的白丝显得那么刺眼......
一顶竹编草帽,穿一件大概是掉色儿的T恤,总是被汗水浸湿,一条皮带圈着裤腰,腿上是一条深黑的灯笼裤——每天总是这固定套装的,是我爷爷。
爷爷学历并不高,家庭条件有限不让他读书,但这根本抵挡不住他读书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识了字读了书。
家里储物间里几乎全是他看过的书,在柜子里十张里有九张是他读过的,当然他有不会读的字,会来问我,他总说,我就是他的老师,这让我觉得挺不自在,有时这字不认识,我也会有些内疚。
虽说他学历没我高,但知道的却比我多了多。和他一起吃饭,总是会听到许多不同的文人趣事,让我对他有了新的敬意,甚至有些崇拜他。
我和爷爷亦是爷孙,亦是书友。我和他总是交换书来读,他说:“书,不交换着看就没劲儿。”于是,我的书就成流动的了。如果哪一天,他把书拿来换了,就说明他那本读完了,而我可能还没读完,那么我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他就像是行走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该看书了。
从书和字的方面来说,我是他的老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是我的老师。
毛主席是爷爷的偶像,毛主席的每一首诗他几乎都会背,毛主席的每一个事迹他都能讲的有声有色,也正是因为爷爷从小就跟我说:“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叫-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才让我爱上读书,他想让我学富五车,这是老一辈人对我的期望。
他已七十多了,视力也不大好,戴老花镜看报都已吃力,换做别人,早就在春正午的阳光下午睡了,而他则仍然在正午阳光下吃力的看着书。虽已到了古稀之年,却依然活在春天。
春的阳光已不那么冷,变的暖了些,照在书上的几行字上“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分年龄,只分心的年龄。
我的老师-爷爷,让我在春天里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