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对“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概念并不怎么了解,甚至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直到今天看了万维钢老师的一篇文章。所谓“有限责任”就是一旦公司出了问题,公司法人并不需要负全部责任。只要申请破产,就可以不用偿还欠下的债务了。
这个概念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万老师引用这个概念,主要想讨论一下“有限责任”的优与劣。确实,如果是“有限责任”,那一定可以产生更多的机会,因为可以让有想法、有能力但是没有钱的人大胆地尝试自己的想法;而没有想法、没有能力但是有钱的人可以将钱借贷给前者。当然,他们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一旦公司倒闭,将血本无归。相反,如果没有“有限责任”这个选项,很多好的想法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有限责任”的存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在经济领域上,显然“有限责任”的好处明面大于坏处,但是在其他领域中,“有限责任”的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比如在医疗上,“有限责任”可以让医生放心大胆地实施治疗,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他们倾向于积极的治疗方案,但这有可能会因为医生对病人并不完全负责,而导致一些马虎大意的医生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甚至是医疗事故;如果反过来,医生对患者“完全负责”,那很显然,医生会因为害怕承担责任,采取消极治疗策略:明明有机会使用主动手段把病治好,也干脆选择保守方法,让病人慢慢“养”死拉倒。两个选择真的很难说哪个更糟。
这确实是个问题,万老师给出的态度很赞:最好的局面是一方有责任感但是也有安全感,一方讲权利但是愿赌服输。但是这很难,说道底是个度的问题。现代社会中是这样,古代社会也是这样。我们翻阅中国古代的历史,发现“君臣关系”一直是一个容易被史学家浓墨重彩刻画的部分,而后世的小说作者也很喜欢从这一点作为创作的突破口。其实,仔细想一下,古代的君臣关系中就蕴含着“有限责任”这样的论题。
皇帝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是绝对无法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所以,他必须依靠大臣。这个时候,权利就出现了分割。如果皇帝死死抓住权利,一点都不想下放的话,那么即使有大臣,也是摆设,皇帝还是得亲历亲为处理所有的事务;如果皇帝不想被累死的话,那就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利给手下的大臣,让他们有相对独立处理事务的权限。然而这样就会有另一个明显的问题: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古代帝王足有两千多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帝王想出各种方法想要平衡这个问题,但是能够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的君主实在是凤毛麟角,而那些没有平衡好而让手下大臣做大进而威胁自己皇位的就不胜枚举了。
其实还真的不能怪那些君王,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困难的题目了。大凡开国之君,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绝对。比如刘邦就不太行,而他的九世孙刘秀做的就比较出色。这么看来,君主本人能力的强弱对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影响很大。君主能力强,就不太害怕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让渡给手下的大臣。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会担心手下的文臣把他架空吗?不会!他会担心手下的武将造他的反吗?更不会!不过也还是有例外:朱元璋同志做的就不太。像他这样强悍的君主,为了巩固皇权竟然把宰相给废了,事实证明他想的太简单了——内阁的权利比曾经宰相的权利大多了(皇帝也缺乏安全感)。
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的“阴阳结合”一样,单纯的勇武刚毅似乎也不行,还是要有一些阴柔的手段,比如凭借自信和人格魅力。说道底,这还是在讨论“度”和“代价”的问题:想要维持君臣平衡就要控制好分割给大臣权利的程度,而想要手下的大臣帮忙治理国家,就要承担他们做大的风险,这是避免不了的代价。如此看来,再把“皇帝”想象成一个好玩的职业,似乎就有点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