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给女儿讲凯文·亨克斯的绘本,母女俩不约而同的迷上了主人公小莉,这一只开朗热情的小老鼠,但却总是每日每夜,无时无刻的担心:爸爸妈妈会突然不见了,院中的树会倒在自家屋子上,朋友会不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墙壁如果裂开会不会爬出来怪兽……
这哪里是幼儿绘本,分明是每个妈妈的心理路程啊!我和闺蜜一起怀孕,她总担心孩子皮肤不白单眼皮,我担心孩子脸大头发少。还好生下来,我们的担心都多余,俩孩子都还争气,模样喜人。“我好担心”也开始成为我们的生活日常。 她担心女儿吃的太少体重不见长,我担心她抓破自己的脸以后留疤,她担心维生素不够,我担心都一岁了还不走路,甚至连大小便的颜色都会在担心的范畴。
总以为孩子大点担心就会逐渐减退,怎料想这却是个增函数,孩子现在幼儿园了,妈妈们更加忙碌了:闺蜜一家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婆婆主动请缨,午饭时间准时前去喂饭。怕会和小朋友争玩具,每天会在小书包里塞上零食和各种玩具。一次闺蜜亲自去喂饭,目睹了女儿被小朋友甩脾气后失落噘嘴的样子,回家她自己竟难过的彻夜未眠,居然考虑要不要去帮助女儿构建和谐伙伴关系。妈妈的世界愁云惨淡,担心泛滥。诚然,要担心的太多了,营养和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颜值和审美要从小提升,智商和视野要不遗余力开掘。难怪几米感叹人生到底该多担心,还是不必担心真是让人很担心。
担心不是爱的呵护,而是最差的礼物。曾经看到妈妈论坛里最伤害宝宝的典型妈妈分四种,担心焦虑型,强势控制型,抱怨受害型,忙碌缺席型。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准备好了才发生,所以担心不等于未雨绸缪。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给水听音乐,读文字,播视频然后拿去冷冻,分析它们的结晶状况,结果千差万别。这恰好说明人们的意念和行为就是一种能量,我们通过担心传达给孩子的正是恐惧的能量,而这份恐惧又只会帮助孩子吸引更深层次的不安和恐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所担心的事就如约而至了。
担心只会让自己和孩子更糟糕,更脆弱。说说我自己杞人忧天的经验,每到冬天就格外怕孩子感冒发烧,可天意弄人,我越是紧锣密鼓各种加湿保温做防范的时候,女儿就会感冒,好像是为了配合我的节奏,丝毫不拖延。事情往往都是这样,你担心,做决定,但又发生了其他的事情。事实上比较容易的做法是什么都不管,就那样决定。与其担心倒不如大胆送祝福吧,送好奇心,送求知欲还有赞叹吧。
我的一位朋友会在女儿怕黑不敢一个人睡的时候把留有自己气味的睡衣套在女儿的身上,告诉她妈妈的味道在身边,要勇敢。也见过小区里的外国宝宝在雨天里套着手臂游泳圈被妈妈扔进泳池,只是为了妈妈每天不间断的健身计划。还见过艺术家妈妈秋天在树下教孩子观察落叶,倾听双脚踩在厚厚的叶片上的声音。妈妈的美好会传递,这样的孩子,细胞里全是鲜活的生活和爱的记忆,哪里会有时间犹疑,只会迫不及待的成长成最美好的模样。
妈妈们,换个礼物吧!just be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