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很久没有在简书上更新文章了,不是没有写作的欲望,而是没有写作的心情。两个月来我行走了几千里,然后回到了离开了二十年的故乡,然后见到了二十年前的老友,然后感知了二十年积蓄的悲欢离合,然后再体验着如今生活的艰辛曲折,最后我五味杂陈地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暗自问自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记得很多年前,我很喜欢《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这首歌。那时我把歌词改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经常挂在嘴边。年轻的我始终相信时间无法倒流,但是很多事、很多情感、很多感觉一定可以重来,只要自己心中的那份执念仍然在坚守。
是这样吗?我不知道。直到写到这我仍然无法确定。于是我此刻的写作变得有些词不达意。但是却仍旧想写下去。
今天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假的。不信?你试试。回娘家你空手试试;对丈夫你卧床试试;对朋友你借钱试试;对兄弟你分家产试试;对儿女你唠叨试试。看完后我在想,说这段话的人该是受到怎样的恶意对待才会有如此的感慨?
可是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好像这样的情节几乎在每家每户都有吧。只是多与少的区别,只是事与事的不同,只是情节与情感的差异。每个家似乎都会在岁月的流淌中分支出一些分歧、抱怨、伤害、间隙和疏离吧。
我有位朋友,年轻时犯了错,因为他的错误,家人遭受了很多的磨难和痛苦。许多年来家人几乎很少责备他,给予他更多的是包容、理解和原谅。他一直活在自责和内疚中,家人用爱把他从错误中拯救了回来,他终于重振信心开始了新的生活。就在他放下歉疚向未来大步奔跑时,他发现他的母亲隔段时间就会数落一下这个家曾经的凄凉和悲惨,他的弟弟也会有意无意地抱怨他的错误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父亲的离世也成为了他的罪证。刚开始,他会在家人的抱怨后再添加一番发自肺腑的忏悔,后来他会变得沉默不语,再后来他开始了逃离。因为他越来越清楚知道自己以为得到的谅解从来都不是真的,只是那时的亲人把这些抱怨,指责、怨恨悄悄地存放起来了,一直都在心中积蓄。当生活的不如意和艰难时常侵蚀时,这些抱怨、指责、怨恨就会不自觉地跑出来刺痛你,碾碎你。甚至会怀疑你内疚的诚意和努力的用意。在那些自尊被反复掰开揉碎之后,朋友又重新把卸载掉的自责和愧疚悄悄套上了心。他知道这一生都将因为曾经的错误而负重前行,无法卸载。
家人不再爱他吗?不是吧。只是在经历了伤害之后,无怨无悔的爱便不会如当初般纯粹了吧。爱有多深,怨便有多少。
几姐妹从小就无比相亲相爱。她们的衣服会混着穿,她们会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分享,她们会一致对外,她们还会倾尽所有、倾尽全力去承担解决彼此的困难。她们从年轻少女慢慢走向了更年期,她们承受了生活所有的磨难和艰辛,她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在为彼此付出。可是,慢慢地,她们之间开始有了间隙,有了抱怨,有了误会,有了指责。她们不再分享,不再坦诚,要么刻意疏离,要么相互指责,要么相互猜测。即便这样,她们仍然竭尽全力在维护着最初的承诺。
是因为金钱利益吗?是又不是。是因为付出的不均衡吗?根本无法衡量。是因为彼此的爱消逝了吗?明明都是深爱着。
絮絮叨叨,心心念念,反反复复地,其实她们要的只不过是在时光的流逝中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性格分歧也罢,处事不同也罢,各自体验也罢,立场角度也罢,任何一个都成为了压倒这份爱的稻草。如今她们仍深爱着,却彼此都在暗自流泪。
我一直坚信亲情永远不会消失,无论你曾经多么伤害和远离;但是不可否认,在岁月的痕迹中亲情也会因为生活本身、因为体验本身、因为个体本身而出现的裂缝和伤痕。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那份爱是否还在?
在依然还在,从没有远离。只是亲情历经岁月的无情和沧桑后,她变得无比脆弱和敏感;在生活的琐碎和残酷中,开始有了厚厚的壳和虚假的面具。亲情只是在多年无怨无悔的付出中,彼此疲倦了,困乏了。
待到岁月静好时,那些仍在原地困顿的亲情就会褪去厌倦的神态,会剥去抱怨的外衣,会继续散发出宽容和体谅的光芒。
岁月不会重来,最初的爱不会重来,但是那些刻在血液里、骨髓里的牵挂和担忧却从未离开。
一直都在。一直都在。一直都在。
这算不算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