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筝甩了一个文章链接给我。
我久久地盯着屏幕上的字句:成年人的世界会说“好的”、“没事”……
这些很扎眼的词语仿佛凝成一记记重锤,从四面八方飞来砸向我。
从没想过有一天,平时爱挂在嘴边的话摊开在我面前时,第一反应会是窘迫。
成年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准确地说,应该是出了校园,正式地踏入社会之后吧。
假如曾经的校园是很多人培养兴趣的发源地,那么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感觉窘迫,是因为它是我们的通用句式,是用来避免战争的护身符。
校园美好不是它有多难忘,也不是它美得可以翘课逃出去谈恋爱,而是它保存着正青春的天真任性。只有真正成为成年人才知道,那是一段不可再来的好时光。
我们终于学会小心翼翼,不敢天真任性,最残酷的是,我们对这样的改变从不感到后悔。
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说“好的”,是在一份不体面的兼职里。
工作地点是在周六周末人最多的商业广场炸鸡排,当时工作制是三班倒,有1个和我一样的大学兼职生。人手不够,兼职生不仅要炸鸡排,还要给全职员工打下手,另外还得干清洁这一类的杂活。
我们一心想着多挣钱,加上又是新人,就以为只要每天提前做完该做的事,可能会受到老板的器重。
开始的几天老板的确夸奖我们很勤快,后来的发展完全偏离了当初的设想。
可是由于太勤快,工作时间变长了,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免费教老板的孩子补习数学,全职员工鸡排没炸透,老板冤枉说是我炸的……
那些不在职责之内的工作和责任,在每次老板吩咐下来时,心里燃起的怒火好像随时会吞噬掉我的理智,于是在心里骂了老板一万遍,最后我还是会堆着笑脸说:好的。
除了逆来顺受,除了全盘接纳,除了说好的,我其实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对抗那些措手不及的不公平。
就像全职同事说:在这里,你要低头才有工资拿,到哪儿都会遇到这种事,该低头的时候低头是聪明。
你看,我当初真是蠢的很可爱。
学生时代的天真就代表着自尊心强,但成年人的妥协往往伴随着内心强大。
所以,直到现在,面对想要反抗的时候,我是说不出口“我的工作里没有这个啊”这种反驳的话的。
查看了自己这么多年在工作上回复的“好的”,总共529条,要磨炼多久才能像这样不痛不痒地,敲下这些曾在深夜里让人叹息的血淋淋的事实。
我没办法去把一切不痛快迁怒给命运,说这是它对我的不怀好意,因为它不公平的同时又很公平,成年人的世界是一场博弈,输不起就要出局,熬下来就会有好运。
成年人的“好的”,是压力百倍时的迎难而上。
比如现在,每天矮脚猫催稿,每一条朋友圈下面都有她发的“写稿了吗?别人都交2篇了,今晚10点前我要在邮箱看到你的稿子”,我还没开始写,内心却已经兵荒马乱。
大概很多人深有体会,你刚打开手机,老板就发了一条微信问你这个做好了吗,然后又说别人都做完了,你原本平静的心态会一下子紧绷起来,好像心理上不想落后,要快马加鞭,慢一秒都不行。
于是难以描述的心情在努力克制之后,只变成了两个字:好的。最好附带“马上就写”,以表很快会超过别人的决心。
矮脚猫冷不丁丢来一句话:你再不动笔,头发就要离开你,说秃就秃了喔……
她总是很合时宜的,用幽默的语言来转移你的注意力。看多了自媒体大V的鸡血文,越发喜欢生活里朋友说的这些接地气,有点犀利,但又很幽默的金句。
所以,很自然的,这一刻没有发觉工作是多么沉重的事情,反而放松且快速地进入了状态。
论理说,年纪越大,见过了大风大浪,早就适应了用“好的”来解决很多事,你应该理所当然的得心应手才对。但事实上,只要一碰到被别人做比较的事情,你立刻就紧张的像个学生。
我看着对话框里打出的那句“好的,马上就写”,就觉得它很不诚实。
不诚实的是,它用一个自信自律的形象,一点点吞噬着那个脆弱、胆怯的自己。
成年人的“没事”,是口是心非时的自我忍耐。
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大半的人喜欢修饰朋友圈。即使刚刚被上司骂过,跟好友决裂,和家人闹矛盾,和恋人刚分手,崩溃的难过的快要死掉,但还是要在发朋友圈时反复斟酌,用很少的话描绘更多的情绪,以营造自己还好、不是很惨的状态。
当好朋友真的发消息问起你怎么了,你的负面情绪突然有了方向,急于想要一字不落地说个精光,可一时之间又无从说起。于是你只会用简短的一句“没事”,顺带一个龇牙的表情,来快速结束你的难堪。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说:沉默是一个女孩子最大的哭声。
我们知道的,成年人化解负能量的最聪明方式全靠一个字,挨,看起来没有比这更好的捷径。
以至于常常忘记了心上到底打了多少个补丁,一层层地叠加,只好趁着月色明亮,把这些补丁铺开,晒晒上面的千疮百孔,来抵消一部分不快乐。
成年人的生活多的是欢天喜地的小确幸,和不足为外人所知的苦难,而酸甜苦辣咸只得我们自己一一尝试。
成年这个动词很简单,无非是孩提时代跨进一座森林,踏出时便是长大成人。可在森林中,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你为了成年而承受了什么,只有你被磨圆的棱角记录着,你迄今为止经受过的一切苦难。
那么“好的”,“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