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主要写是养生的主体路线,其中很多东西只是在根据过程中的需要写了一些,并不是很深入,所以说的也有些模糊,理解起来也有些困难。当我把养生的路线大致研究清楚之后,很多曾经看不清楚想不明白的问题似乎都可以做一个比较完善的回答,接下来我就对一些觉得非常重要问题说一下个人的见解。
什么才是健康?
这个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只有知道什么是健康,才能去找合适的方法变得健康,只有目的地确认了,才能去找方便快捷的道路。
网上说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所以简单的说就是对个人来说是身心健康,对社会来说是道德和环境健康。
什么样的社会才算是健康的?
以前一直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错误的。
金钱可以买到房屋,却买不到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我所认识的90%的家庭都是因为缺钱不幸福。
金钱可以买到药物,却买不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可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挪威收入最高的1%男性里,他们的平均寿命是84.4岁,而收入最低的1%男性们,平均寿命是70.6岁,足足差了接近14岁。富人有时间锻炼身体,穷人有时间锻炼身体么?赌王一年的续命费用高达上亿;有好几家企业都在研究长寿药物,据说很有效,深得富豪们的青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延长寿命的药物在市场上出现,没钱又怎么买的起呢?现在有哪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是要花费很多钱么?
金钱可以买到教育,却买不到智慧,可是现在的教育分为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学生人多,老师待遇低,配套设施一般,精英教育学生人少,老师待遇高,配套设施齐全。十年以后,他们的智慧会差距多少呢?
还有很多,金钱好像真的是万能的,而且越来越重要,这能阻止人们不拜金么?
再加上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越来越发达,什么都分三六九等,富人去银行有VIP通道,打客服有VIP专线,坐飞机有头等舱,就连看病也有VIP病房。如果没钱的话不光费时费力,可能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谁不想让自己更加舒适呢?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并存,互相刺激。
感觉现代的社会就是挖掘并扩大你的各种欲望,挣你欲望的钱,没有利益的研究越来越少,一切以钱为本,不过想想国家要想快速壮大,第一产业农业是基础,第二产业工业是血脉,都是要支持的,钱只能从第三产业来,而里面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的就是地产、医疗、教育,这也是现在最赚钱也最利欲熏心的三个行业。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确是降低人的各种不良欲望,提高自我精神追求,讲究天人合一,一切以人为本,所以几千年来发展缓慢,到底哪个更健康更好?也许就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把!
所以社会健康不好改,除了靠国家引导以外,还要靠改变个人来改变社会。个人身心健康了,家庭环境就容易变得健康和谐,社会环境也就容易变得健康和谐了。社会健康改变难,个人健康改变容易。所以不管社会怎么样,还是通过改变每个人的健康为根本,最终会让社会变得更健康吧!
个人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灵的健康,身体健康可以表现在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哪怎么才能保持长时间身体健康呢?
比如一辆汽车,在不换零件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寿命最长?是一直不开还是间歇开?是一直保持低速还是偶尔高速?理论上一直保持较低速和较少的开,用优质油,再加上保养应该寿命最长,可是如果这样长时间,发动机等设备的性能会不会下降,偶尔一提速会不会对设备冲击导致更容易坏?
人的身体比车更复杂,但原理也差不多,就是大部分时间保持较静的状态,偶尔也要运动但不过度损耗,年轻的时候来让身体各种功能增强,年级大的时候减弱各种功能退化,身体吃的营养全面,循环吸收好,
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循环吸收好,其次就是不做过度的运动。
怎么才能循环吸收好?
把体内的循环系统比如一条条管道,管道里水流的慢(比如心脏功能、呼吸能力变差了)、水里的垃圾多(老吃大鱼大肉,油炸食品),就会沉积下来,久而久之管道就变窄了,要想通过,就需要提供高的压力(高血压就出现了);如果管道很窄,就很容易堵塞出现循环中断(出现脑梗和心梗);如果垃圾长时间存在于管道壁上,这部分管道壁就因为得不到营养变差(比如动脉硬化);水里垃圾多水质变差变稠,粘度上升,也容易堵塞细的管道(比如血栓);流动的慢,垃圾就排的慢(就容易便秘)。
只有管道里的垃圾越少,循环流畅,脏腑和肢体才能得到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吸收和排泄正常,身体才能健康。而要想管道垃圾少,循环是最重要的,饮食是次要的。如果循环系统好,自然消化吸收好,经常吃大鱼大肉又有什么问题呢?很多人光注意饮食的改变,各种限制,过得相当痛苦,却不想着寻找改变循环系统的方法,岂不是主次不分,方法不当么!
而最简单的改变循环系统的方法,就是呼吸的锻炼,后面我再会详细讲呼吸。
怎么才能不做过度的运动?
那就必须自我了解自己的身体,这就跟心有关系,也跟心灵的健康有关系。
心灵的健康很难界定,因为很多时候,你认为你健康,别人不认为你健康,综合种种,我简单概括为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要变得健康,到底身体健康是主要矛盾,还是心灵健康是主要矛盾?是身体健康最重要,还是心灵健康最重要?是身体健康主宰者心灵健康,还是心灵健康主宰者身体健康?
这个问题其实在历史上的佛道两家已经产生过很多辩论了,就是修性还是修命,还是性命双修。性就是心灵,命就是肉体,有古话说“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修命不修性,寿同天地一愚夫”,佛讲明心见性,王阳明先生讲心学都是属于心灵方面。
南怀瑾先生说过:“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有些修行人,热衷于练气脉,做功夫,练身体,这只是修命,不是修性,不晓得明心见性,这是修行第一病;这样的修性是一个错路,落在了身见上。”
还有很多东西无关紧要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得到的结果就是性命要双修。其实这句话是个废话,身体和心灵一样重要,但是怎么修?那个先修,那个后修?如何修?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虽然我为了改变身体做了很多事情,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所以我一直想着如果把身体和心灵看成两套系统,让身体自发的进行调整,身体缺什么了就提示我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哪地方有不舒服了及时提醒我,这样我就不用费力想这些事了,岂不美哉!
这不是天方夜谭,天天活动的人一两天不活动浑身都不舒服,天天早起的人,到点就自动醒过来了。这在我看来就是条件反射,低级的条件反射只是重复做一种事情,而高级的条件反射也许就可以自发的做出很多事情。于是我开始研究如果做到:
小孩从出生到长大,讲道理肯定是没用的,所以最先学的是规矩,有老师管,等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学原理和思想;
出家的人也是先学各种戒律,读背各种经书,有师傅管,等到一定程度才讲一些解释,然后就是多自悟。
《参同契》第一部分讲“御政”,就是把心当做皇帝,身体当做大臣,用心照着身体的变化,只要在一定范围之内就不管它。
……
万法相通,我感觉好像明白了一些。
一、要立规矩,然后做到守规矩。对于身体来说最简单的就是《黄帝内经》讲的顺应四时而养,早睡早起,不抽烟少喝酒。
二、找出合适的锻炼方法并实践一段时间让身体感觉这种方法的适用性。这一步最难,要学习各种方法,做各种实验,并且分析理论和适用性。这一步最难,就和上一辈子学一样,也不一定能找到最终的答案。
三、用心看着自己守规矩,用心不断思考各种方法的理论和适用性,以及身体发生的种种变化。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研究,我的心和身体好像成了两套系统,不太需要心的控制,身体会自发的进行调整,有时候一睡12个小时,早上无法睡懒觉,一旦醒来躺着很难受;饮食也随缘。来感觉哪地方不舒服了,就对应运动一些。感觉到体内有凉气,就快速呼吸发发汗就好了。
锻炼方法虽然变得多,但是呼吸锻炼确实我一直不会停止的方法,正是这个锻炼,感觉身体才是越来越好。
身体变好了,心不用顾忌身体了,自然就可以更容易寻找开悟的道路了。
呼吸和身体的关系是什么呢?呼吸的方式各有什么作用呢?这又是我思考的另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