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打车就来不及了!”儿子在路边发着牢骚。
今天和朋友约好了带着孩子一同去看电影,距离开演的时间有些紧迫了,难怪孩子发牢骚。恰在此时一辆出租车稳稳的停在了我们身旁,司机师傅探出头来问“几位去哪儿?”儿子似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一下打开了后面的车门,说“妈妈快上啊。”我开门上了车,告诉司机去哪个影院,司机回头迅速得扫视了一眼,说“我拉过这个小伙子,呵呵。”我回头看了眼孩子,他眼神中透着迷茫,看来是一时记不起来了。
这位司机师傅五十来岁的样子,头发花白,开起车来特别专注,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乘客进行交流。我自知是“路痴”,就此向师傅请教,
“看样子您也是位老司机了,请教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快速得记住道路啊?”
他很健谈,一听问到了专业上就打开了话匣子。“这记道儿啊,也分人,有的人开一次就熟门熟路的;有的人跑好几趟了,还不知那条道顺呢。”
“嗯,是呢”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我就属于后者。
我们出行的时间正值道路高峰期,对一般的司机来说都是考验。这位师傅驾驶技术真不错,开得又快又稳,不管车辆有多拥挤,他总能找到合适的路行进,有时我看似及窄的道路,他也能巧妙的开过去。遇到急转弯时恰到好处的减速慢行,使我这位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乘客都不会感到紧张。
在车辆行进缓慢的时候,他就说“记道儿啊,有诀窍的,我的诀窍就是记住大型建筑物和那些不爱改变的东西,就拿前面那个路口来说,你就记那个“恒丰大厦”的牌子,因为这个大楼建了十几年了,它就叫“恒丰大厦”,千万别记拐弯处那些小店铺的牌子,那些牌子啊,几乎隔个一年半载的就换主儿了,换主儿就改名儿,所以记了也白记。”
“还有就是在一个城市首先要弄清楚城市的主干道,有它作为参考,你就不会弄得偏差太大了。地标性建筑和有特色的建筑都是记道儿的好路标。那些学校,医院等福利部门一般不会轻易搬迁的,记住那里也就很容易将道路的基本方向搞清楚了。”
听着司机师傅滔滔不绝的讲解,我很是钦佩,“您这一天又开车有说话儿的,真费心。”
“哈哈,有的乘客可不像您似的,还请教个问题啥的。好多尤其是年轻人一上车说完目的地就进入消音模式,我从后视镜中会瞥见他们抱着手机那个专注啊,咳现在的年轻人啊,说他们什么好呢,要不近视眼咋这多了呢,都是手机害的。
想到我近期也是有事儿没事儿就跟手机裱在一起,解释说:“师傅,您说得有理,可有的拿着手机的不一定都是玩儿呢,还有好多是拿它写东西或做有用的事儿呢。”说完这句,我自己放松了很多,似乎为自己开脱罪责了似的。
老师傅听我表达了有不一致的想法,也没表示赞同,也没说反对。我又就不明白的问题请教了起来“师傅,问什么同样是出租车,同样的目的地,价格会有差别呢?有的差得还不少呢!”
“你看,你们这些常打车的未必知道其中的秘密呀。”师傅叹了口气接着说“近些年,有些急功近利的司机,为了多挣钱,用遥控对计时器进行加速,坐车的关注的是公里数,很少有人关注时间,这就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他们在开始时或行使途中就用加速器调高了时间,应该是2分多钟的就会跳到4分多钟,这样累加几个的话,延时的钱就有了。对于这些昧良心赚钱的,我们也很膈应啊,你看尤其是火车站附近那些出租车,载外地的绕道,加时的情况更多!一些挨过骗的骂得是整个出租车行业呀,我们这些守规矩的也跟着挨骂,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说呢,同样的路,有的就收15元(那就是像师傅这样的规矩人),有的就收18或19元(就是昧良心挣钱的司机了)。”
“前面就是,我给你们停到西边,这离着影院门口近些。”愉快轻松的交谈总能让时间过得飞快。我和孩子付了款下了车,跟司机师傅说了谢谢和再见!
儿子在去影院的途中说“妈妈,我想起来了,大概是去年我和奶奶从超市里出来坐过这位师傅的车,他还一劲儿夸我懂事儿呢,知道帮奶奶拿东西。”儿子掩饰不住得一脸得意。“他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呢!”而后孩子不禁又佩服起这位司机师傅来。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处处有老师,就看你学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