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我在悦读】6377-萨摩
三期活动第3次打卡
书名:《西尔斯育儿经》
作者: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篇目:家庭中的秩序
金句:
1.2岁和3岁大的孩子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行为表现,尽管这一点一般并不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杂乱无章的环境会导致无序的行为。幼儿正在发育成长的神经系统在搜索着系统性和条理性。把衣服和玩具乱丢乱放会致使孩子狂躁的乱扔东西。你可以试一试用玩具架来放玩具,而不是采用玩具箱。高度比较矮的玩具架,每一格差不多一平方英尺(0.1平方米)大小,一格中放上一两件孩子心爱的玩具,要比把玩具全部都堆在一个箱子里好得多,让孩子可以很方便地挑选玩具去玩耍。太多的玩具堆在一起会让孩子感到困惑,给他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细心地整理东西根本是没有必要的。轮换着玩各种不同的玩具能让孩子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2.除了创建有秩序的环境之外,你还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放他个人物品的地方,以鼓励他培养起责任感。你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齐眉高的衣帽钉和塑料挂钩来挂衣服,以及把鞋子放在专门的地方。对于父母来说,一天中最倒霉的事情要属在临出门时找不到孩子的鞋子——或者更糟糕,孩子的一只鞋子找到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始终把两只鞋子放在一起(或者到了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要求他把两只鞋子系在在一起),“这样就能在专门放鞋子的地方很容易地把一双鞋子找出来”。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把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话,他们就必然会放得杂乱不堪;而我如果我们帮助他们讲究整洁的话,他们也就会整整齐齐。要是生活在了乱作一团的环境当中,那么孩子们努力地在自己生活中建立起持续的成长阶段就会受到妨碍。
复述:
2-3岁的孩子内在的秩序感,需要通过外界的秩序加以维护和延伸,并且有序的环境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和展现有序的行为,让他们受益终身。
因此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可以在家庭中如此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
(1)使用玩具架来摆放玩具,少利用玩具箱。高度适中的玩具架,宽松地利用储物盒、托盘来存储和摆放物品,这样可以方便幼儿挑选玩具。再摆放了物品之后,我们还可以给这些物品贴上图配文标签和标识,方便孩子进行图片式阅读。
(2)单独有幼儿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以鼓励他从小培养起责任感和自信心。比如,可以有和孩子齐眉高的衣帽钩供孩子悬挂衣物,可以有专门的抽屉和储物盒来摆放幼儿的袜子、内裤、内衣、外套等等。还要有专门的地方来摆放幼儿的鞋子,因为着急忙慌的时候找不着孩子的写通常是让家长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这个专门的地方可以是鞋柜或是贴在地上的脚印,待到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成熟之际,可以让孩子将一双鞋的鞋带系在一起。
关联:
其实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当中也提到过幼儿天生内在有一种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