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住院,什么都是轻装简行,唯独那对珍珠耳钉,术前术后,一直戴在耳朵上。在这简朴的病房里,显得几分醒目。
病友打趣说,你可真爱美。我答到,可不是爱美,才打的耳洞,担心不一直戴着就合上,再也戴不了耳环了,多不划算。
心里想着,留着耳洞,我还要戴更多的珍珠耳环呢。没错,珍珠耳环,是我在耳环“后宫”里明目张胆的偏爱。
说起后宫,其实也就10来对耳环,从去年冬天打耳洞后陆续购入。有的来自淘宝,有的从大理路边的小店精心挑选而来。
珍珠的,金属的,小巧的,夸张的,都有。当时都是一眼相中,便执意带回家来。
可当真要宠幸时,几乎无一例外,我最终翻牌的,都是简洁大方的珍珠耳环。
说起它对我的这份蛊惑,细细整理,竟然有三份喜欢。
喜欢它的朴素干净,不争不抢。
它们的样子通常是耳饰盒里最普通的,不花哨不张扬。简简单单一颗珍珠,搭配一根银针制成耳钉,或像一滴水珠点缀在一节细细长长的纯银上。
可简约如它,却能让我的目光在巡视完整个“后宫”后,牢牢锁在它的身上。极简的,总是平平淡淡,却最是经久耐看。
喜欢它的温润如玉,涵容大气。
它莹白如玉,细腻温润,有种大家闺秀的质感。静静看,泛着一丝珠光,在阳光下还能照见一抹斑斓。
它不挑人,不挑衣着,能与任何服饰妆容相得益彰。它不喧宾夺主,甘当配角,却也靠着这份百搭的恬淡,脱颖而出,成了耳饰盒里绝对的主角。
喜欢它磨砺而来的独特气质。
尽管一对珍珠耳环,彼此长得很像孪生姐妹,但每一颗珍珠都各不相同,各有故事,各带莹光。
它们自磨砺而来,珠贝心里揉了沙,红了眼,落泪成珠。每一颗珍珠,都是贝的一滴眼泪。
喜欢它们各自生成的模样,不迎合,不讨好,顾自长成自己的样子。尤其喜爱那些异形珍珠,野蛮生长,别具一格,每一颗,都表达着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生命该如珍珠,独特低调有实力。不卑微不居傲,不争一时风光,但能细水长流。
等千帆过尽,繁花阅毕,回首间,永远是自己的心头好。
这样的它,值得一直佩戴;这样的自己,我愿一生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