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在《红楼梦》精美深奥的文字里潜心修炼太久后,就会练就一副不同寻常、先知先觉的火眼金睛。
大致瞄一眼那人的文章,即能判断出该文的气数、该人的品性喜好,一如中医的望闻问切那样神奇。
此便是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读罢“红楼”不看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hapter2
《红楼梦》不适合拍成电影、电视剧。
因为电影、电视剧往往很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红楼梦》文本的妙义,拍出来味同嚼蜡,毫无营养,反而还会误导大众。
《红楼梦》要品味其中的文字,才能体会出这本奇书的魅力之所在。
《西游记》可能更适合拍成电影、电视剧。
Chapter3
有人看《红楼梦》看出了世态炎凉,觉得看后内心拔凉拔凉的。
不不不,那是老套的解读了,那样的心态难免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消极避世情绪。
就像看三国,如果只专注于其中打打杀杀的血腥冷酷场面,忽略其中的人情世故与智慧谋略,就是浪费时间,就是白看。
《红楼梦》最深刻通透入微地透视了中国人性的七情六欲,真善美假丑恶;活生生再现了中国现实社会的市井百态。
这一点,至今没有哪本书能与之比肩。
由于看红,挣脱了井底之蛙的视野,摆脱了囿于局限的思维。
我们懂得了:原来人性是如此的复杂多面,生活原本就是如此。
所以真正读懂《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人的不是悲凉,而是温暖、是感恩。
在冬季里,更适合看这本温暖人心的书。
因为懂得,我们一步步调整在生活中的姿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红楼梦》的潜移默化中修炼一种悲天悯人、安常处顺的圆通心境。
所以,看《红楼梦》需要有人引导,否则,要么走火入魔、悲观厌世;要么圆滑世故,虚情假意。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每天给你新鲜营养的红楼妙解。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更多精彩,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爱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