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一进山门有一个照壁,照壁的背面墙上隶书写四个大字:真实无妄。再往里走,中间的道路上立一尊雕像,雕像前书写“霍去病”三个黑底白字。
只见一个足有两米多高的石墩上有一个人骑一头马,腰里别一把长剑,战马蹄子似奔跑的样子,而马尾巴却卷的紧紧的,是不是马跑得快、使劲的时候马尾巴是往下卷的?没有观察过。
许多游客在“霍去病”三个字上摸来摸去,直摸得字体明晃晃的发亮。为什么要摸呢?据说有病的人摸一摸这三个字会好起来,因为“去病”就是让病离开。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在西征匈奴时有功,在河西走廊的许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迹,雕像也不少。
但他的名字是否真能够摸一摸就会手到病除呢?只有受益者才知道。霍去病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离开两千年之后,民间流传只要摸一摸他的名字可以“祛病消灾”。
据说有个小学生的名字叫马大运,有一天回家要求父亲为他改名字,原因是小伙伴们经常撞他,为什么小伙伴们一见他就要撞他呢?撞大运啊!
我们常说名字只是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霍去病刚生下来的时候可能体弱多病,父母为了他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因此就给他起了“霍去病”的名字。
实际上呢?查了一下,霍去病的名字是母亲起的。公元前140年2月9日,平阳公主府女奴卫少儿生下一个男婴。但这个男孩自生下来就成了私生子。他的父亲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但这个懦弱的男人不敢承认和公主府的女奴私通。于是这个可怜的男孩自出生就没有父爱。母亲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霍去病。
一代大将霍去病戎马生涯,封狼居胥,履立战功,终因疾病缠身,积劳成疾,只活了24岁就去世了。
五、六、七十年代,一些农村地区,为了生个男孩,给已生下的女孩取名“跟弟”、“抓弟”、“抢弟”、“来弟”、“等弟”……比起现在的名字来,希望得到什么,一目了然。
名字的功能除了区别你我他之外,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比如:愿望、目标。
以前还有一种说法,名字起得越丑命越长,比如“狗剩”、“丑丑”等,物极必反,名字越难听,活得越幸福。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出自南宋诗人方岳的《别才子令》,是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多于如意的事,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愿望总是跑在现实的前面。
最后回到照壁上的“真实无妄”四个字,什么意思呢?该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妄:荒诞、荒谬。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