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层
OSI的七层网络结构模型
第一层:应用层。定义了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传输数据的接口;
第二层:表示层。定义不同的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格式,编码和解码规范等;
第三层:会话层。管理用户的会话,控制用户间逻辑连接的建立和中断;
第四层:传输层。管理着网络中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第五层:网络层。定义网络设备间如何传输数据;
第六层:链路层。将上面的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便于物理层传输;
第七层:物理层。这一层主要就是传输这些二进制数据。
实际应用过程中,五层协议结构里面将表示层、会话层合并到了应用层。因为HTTP是应用层协议,而TCP/IP是传输层协议,因此使用TCP/IP协议的DUBBO自然性能要比HTTP协议快。
二、socket连接
dubbo默认使用socket长连接,即首次访问建立连接以后,后续网络请求使用相同的网络通道
http1.1协议默认使用短连接,每次请求均需要进行三次握手,而http2.0协议开始将默认socket连接改为了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