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区里,常见一位穿戴考究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孩子玩耍。
见得多了,熟络起来,她便如竹筒倒豆子般说起了自家娃儿的种种趣事。包括孩子的小心机,小性子—— “给我买套喜洋洋玩具”、“给我买汉堡”、“给我买芭比娃娃”……言语中,夹杂着些许的无奈。
后来,有一天她神秘兮兮地传授我对付孩子无理要求的“秘诀”——“做一副无可奈何状,斩钉截铁地告诉孩子我没钱,妈妈的工资没有多余的”。
其实,何止她,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前,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经常见到孩子要些玩具、物品类的,要么被家长狠狠得瞪上一眼,吼着斥责“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我挣钱养家多不容易吗”、“除了生活费,哪有多余的钱买那些没用的东西”。
要么内疚情绪严重、愁眉苦脸告诉孩子“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总结起来,现实中,家长对孩子哭穷原因无非两种情况,一是觉得孩子无理取闹,随便编个理由搪塞。二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无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但不管何种情况,家长哭穷的结果,多半会让孩子表面看起来乖巧了、懂事了,不再随心所欲提特别要求了,但内心的匮乏感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太贵效应”理论。大致意思是说:父母对6岁前的孩子重复100遍“这个太贵了,咱们买不起” ,那么孩子的一生都将在贫穷的意识中无法逃脱,从而决定他一生穷困的命运。
因为哭穷的连带效应明显,“我家太缺钱了”会让人变得自卑,内向,孤独,自觉低人一等,长期盘踞在心中的贫穷意识会固执地影响着对事物的判断,对环境的判断,对需求的判断。
长大后,热衷于廉价货,不敢进行风险投资,处处谨小慎微,随时小心翼翼。
即便有一天,心智成熟的他们,与贫穷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通过挑战命运胜利了、富有了、发达了。可内心安全感的匮乏,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贫穷意识,依然会左右着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金钱至上、欲壑难填。
就如《渔夫与金鱼》童话故事里的老太婆一样,要了新木盆,还要木房子,再当贵妇人,又当女皇,最后当上海上女霸王,让金鱼做她的奴仆,到底是没了边界。
那些富有的穷人与之相似,贪婪至极,会把赚钱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至于生活的体验、采取的手段、消费的愉悦感统统可以忽略不计。家庭与事业不分,工作与生活颠倒,彻底乱了方寸。
2
那么,面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就可以“买、买、买”?当然不可以。
现实情景就是,更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宽裕的家庭把自己的孩子当富二代来养,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色要求:“手机要最新版苹果”、“车要最流行款式”“衣服鞋子要耐克阿迪”——父母声音高亢地表达没问题,轻描淡写的一切都OK,哪怕自己省吃俭用、吃糠咽菜呢。
这些紧巴着过日子,挨穷挨怕了的父母, 太不想孩子再步自己的后尘了,太不想继续穷的角色,太想“补偿孩子”了,所以,宁愿吃苦受累也不在孩子的要求上说半个“不”字。
而一些业界精英、名家大咖在对待孩子的要求上,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宝贝,想干啥干啥,咱家有的是钱” “乖孩子,咱家住豪宅、开好车,你尽管随性玩就是了”、“不就是钱么,给你,给你,给你”……
结果呢,公众就看到了媒体上报道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23岁大男人“活活饿死”的例子,瞅着了胡吃海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乐至上的公子哥、拜金女。读到了那些霸道、自我、创造欲丧尽、上进心全无的知名人士孩子锒铛入狱的新闻。
3
所以,对孩子,家长哭穷会是致命的伤害,炫富则是毁灭性的灾难。那么怎样对待孩子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在我看来,挣钱不易的道理是可以拿出来摆台面上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讲一讲的,但不必渲染,亦无需煽情。
用“洗袜子、擦地、刷碗”挣工资的方式让孩子知悉“一份劳动一份收获”的道理也是不错的,但不必遇事谈钱,动辄说财。
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则是共情。孩子理解父母,家长懂得孩子。
让孩子通过语言的描述、劳动的辛苦体会家长的不易,这不易与金钱无关,而是让他们在朦胧时期就懂得,所有得到从来没有理所当然,要么付出体力,要么奉献脑力,世上自来没有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家长则通过细致耐心的聆听,良好平和的心态,细心真实地感受,更加明白孩子的需要,而不是置之不理,去充当道德的评判者、说教者。亦或不可一世,自以为是地满足孩子肆意生长的欲望。
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有他的理由与道理、思想与精神。这是需要我们父母自信呵护与关注的!
风靡一时的美国情景剧《成长的烦恼》里,有一个经典的动作,那就是父母和最小孩子Ben说话的时候,习惯性地把他抱上桌子,平视着和孩子对话。
这份专心、平等的互动、耐心、尊重地倾听,或许是为人父母的我们最该学习和借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