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一本书,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里面有讲到早期记忆与人格的理论,觉得很不错。
在所有的记忆中,最早的记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的记忆能够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观,这是其人生态度的雏形。
……记忆的准确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最大价值在于他们代表了个人的判断。
——《自卑与超越》
——我的早期记忆是这样的:
场景一:大约4、5岁的时候,在烈日炎炎的午后,我没有午休,跑到邻居家的篱笆附近——捉蜻蜓。周围是那么安静,只有蜻蜓和我,我蹑手蹑脚一下子就抓住了蜻蜓。好开心啊。
场景二:还是故乡小村子的一个大坑,里面的水不多。我,一个小姑娘,光着膀子,从水坑的上边,出溜一下子就滑到了坑里,并没有什么小伙伴,只有我自己不停的滑啊滑,从早晨到黄昏。
解析一下:
我的记忆里面,没有小伙伴,没有父母,只有我自己孤独的玩耍。可以看到,我是一个独立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人,快乐来自于自娱自乐。事实上,如今已经快50岁的我,依然是这样,喜欢独处,喜欢安静,喜欢自己做一些事情,即便是旅游也喜欢一个人,反正能一个人干的事绝不找别人。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依赖。是一个“独行侠”。
场景三: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自己在睡觉,忽然醒来发现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又哭又闹,邻居的大姐跑过来安慰我,哄我,然后带着我不停地走啊走走啊走,去到妈妈上班的地方找妈妈。当时的我既恐惧又害怕,害怕妈妈见到我就训斥我为什么不听话,好好在家里待着。
解析一下:
在依恋类型的测试中,母亲离开和回来的时候婴儿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安全型,母亲离开婴儿会表现出苦恼,母亲回来后会寻求接触并很快安静下来。第二种,反抗性,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反抗,母亲回来后会立刻接触,同时继续反抗、发怒。第三种,回避型,婴儿在母亲离开时无动于衷,母亲回来时也不予理会,即使有短暂接触也会立刻离开。很显然,我的依恋类型属于反抗型。
正如依恋理论所描述,每个人都有依恋的需要。小的时候,身为婴幼儿的我们必须由他人(父母)抚养长大,一旦被抛弃,没有任何能力的我们会死,我们的依恋非常强烈,我们需要父母的保护养育和支持。这个时候的妈妈足够好,孩子会形成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这个时候的妈妈不好,有的孩子很矛盾,一边爱恋着妈妈,一边对妈妈充满了怒气,攻击,反抗。
由此看到,我是一个内心没有建立好依恋关系的人,不想和人走得太近,总害怕受伤害。一旦发现有人要伤害我,马上切断和他的关系,不愿意受到情感的约束和限制。
——自我疗愈的思路:
我不断的去审视自己的过去,分析自己的早期记忆,并不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曾经是这样的”。
每个人身上都留下原生家庭的深深烙印,可能带给我们很糟糕的记忆和经验,也许让我们做事束手束脚,也许让我们情感处于崩溃边缘。——这不是我们的错,这都是有原因的。然而这不是我们抱着原生家庭的错误、童年的阴影,然后自艾自怨的理由。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同样的家庭环境,遭受同样对待的孩子,有的沦落,有的成为了佼佼者。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同样境遇的人,有的走向黑暗,有的走向光明。
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和你的经历有关,但更和你的选择有关。
希望每个不幸的人生,都可以选择自我疗愈。愿每个人都可以更温柔的爱自己。即使身处黑暗,也可以开出美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