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不是困惑的困惑
(释题:“做不到”是本能,不是困惑,所以姑且命题为“不是困惑的困惑”)
“很多道理我都懂,但我为什么不能都做到。”大多数人都为此困惑,为自己的行动力(非执行力)不足而困惑。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困惑,知道却做不到,永远会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生,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研究发现,人作为动物中的一个类别,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映,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映。作为经历数百万年才进化到文明社会的人类,从心理学上说,每一个个体的思维体系都有两套系统,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其中的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也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耗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其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因为系统1的进化史等同于数百万年的自然进化史,而系统2的进化史仅等同于7万年的文明发展史,决定生物根本属性的是基因,而改变基因需要数百万年之久,系统2作为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的产物,不过7万年左右的时间,还没来得及写入人类基因,也就不能成为人的本能。
人类在数千年的哲学思考中同样发现,基因决定行为,行为的目的是求存(普通动物性的生存);而文明进化程度决定人的思考,思考的目的在于求真。简要来说,思考为求真,行动为求存,二者本身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尽管两者之间会有关联,作为你我他的每一个人类个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说通过行动力来实现自己已然明白的道理,非常难以做到。
当然,难以做到,不等于做不到。正因为人类自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因为大家都有这种困惑,所以必然会有人努力突破这种困惑。那么,这些人又是怎样突破困惑的呢?能取得突破和成功的人,并不在于只明白了道理,甚至不局限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什么是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因此,能真正“把知道变为做到”的人与普通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掌握套路的终极方法是刻意练习,而要做好刻意练习,少不了三个步骤。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方法论。
刻意练习的第二步是反复练习。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找到套路不是终点,还要把这个套路“内置”到大脑中去。脑科学研究证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所以,要把正确的套路,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即把没有经过足够时间进化(种植)到基因里面的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内置到大脑中去,真让一项能力“长”在我们的大脑中。
刻意练习的第三步,是及时反馈。即每一个有意识地反复刻意练习的人,都需要他人对其练习进行及时反馈,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其认清自己。在刻意练习中,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让一个人时时刻刻感受到进步和不足,并及时调整,终得真正的的进步,也真正实现从知道到做到。
(注:借鉴了《人类简史》、《思考快与慢》及李善友《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中的内容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