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链中,杂食性的蟑螂取食多种食物,但也成为多种食虫动物的食物,从节肢动物的蜈蚣、蚰蜒、蜘蛛、寄生蜂、狩猎蜂,到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全都是蟑螂的天敌。在开疆辟土的过程中,蟑螂要想尽办法摆平它们。
◆哺乳类
先从哺乳类动物讲起,人类可谓是蟑螂的头号敌人,自古以来人们即对蟑螂抱着“除恶务尽”的心态,动用各种手段及技术对付它,希望将它根除,无奈作为“活化石”的蟑螂生命力之强、适应性之高,难以歼灭殆尽。关于蟑螂与人类的斗法,特别另辟一章“人蟑大战”详细介绍。
人类以外的其他灵长目也是蟑螂的天敌,尤其狐猴、懒猴、狐尾猴等夜行性猴类,堪称野生蟑螂的劲敌。食虫目(Insectivora)动物也是蟑螂害怕的敌人,其中包括我们较熟悉的鼩鼱、刺猬。根据1868年发表的一篇报告,当时伦敦的居民饱受东方蜚蠊猖獗之苦,但饲养一只刺猬,不到一年的时间,家里的蟑螂全数消灭。老鼠虽是有名的害兽,然而它也有杀蟑之功,人类居住地常见的褐家鼠肉食性较强,是捕蟑高手,目前已有不少褐家鼠捕食居家性蟑螂的相关报告。

◆鸟类和鱼类
鸟类与昆虫是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扩大到空中的两大类动物,除了鸵鸟等极少数失去飞行能力的鸟,大部分的鸟飞行时所消耗的热量非常可观,与体型同等大小的步行性动物作比较,飞行速度大约是步行速度的四十倍,飞行所需的热量是停息时的四至十倍,因此飞禽类都摄取花蜜、果实、种子或肉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以大山雀(Parus major)为例,它一年繁殖两次,每次平均养育六只雏鸟,一天喂饲一只雏鸟五十只虫,如此一对大山雀一年为了养雏及喂饱自己,需要捕食近三百万只昆虫。虽然其中有多少只蟑螂不得而知,但依鸟类捕食的习性来看,若发现某处蟑螂很多,为了提高育雏效率,会数次来回此地取食蟑螂,直到它们消失为止。
即使是鸵鸟等走禽类,也是有名的杂食性鸟类,除了草叶,地上看得到的植物种子、小型动物,也都是它们的食物。在美国曾就野生火鸡胃内容物做过调查,发现其中包含一些草、各种植物的种子、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包括至少八只蟑螂以及蜥蜴、青蛙等食虫性动物。南美有一种变色龙以爱吃苏里南潜蠊的若虫而有名,根据百慕大(Bermuda)的一次调查,在46只该变色龙的胃中共发现31只蟑螂。此外,栖息于水边或不幸掉落水中的蟑螂,容易成为鲇鱼等肉食性鱼类的食物,是可以想象的。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的蜈蚣、蚰蜒之类大多栖息于潮湿的地方,与蟑螂的栖息地有所重叠,因此蟑螂很容易就成为这些多足类节肢动物就地取材的猎物。不过,蟑螂最畏惧的无脊椎动物恐怕还是纯肉食性的蜘蛛。对不擅长罗网的徘徊性蜘蛛来说,在地上活动、不善飞行的蟑螂与未具翅膀的若虫是唾手可得的食物。
其它天敌还有诸如螳螂、步行虫等捕食性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