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 第2篇
【我的学习】
昨天并没有认真学习2个小时,仅仅读书而已,利用零碎时间读书1个小时。
阅读书目《蕙兰瑜伽》1,豆瓣评分8.9
这本书是《蕙兰瑜伽》整套书里的第一本,副标题为生活方式与自然疗愈。我使用倍速阅读法,读完整本书的前四个章节。
先不说书里讲了什么,先来说说这本书的作者,蕙兰和柏忠言。(作者介绍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蕙兰,原名张蕙兰,被称为当代中国瑜伽之母,17岁开始练习瑜伽,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参加了柏忠言在香港的瑜伽演讲后,便开始接受他的严格熏陶和训练。1980年,俩人一起访问中国,并做全国巡回演讲。1985年,通过中央电视台,瑜伽和蕙兰走入了千家万户。
柏忠言,当代造诣深厚正统的瑜伽宗师,16岁时接触到瑜伽和东方哲学思想,开始练习瑜伽,致力于研究瑜伽哲学。他教授瑜伽40年,着重在瑜伽语音冥想、业瑜伽、巴克悌瑜伽等方面的教导和传授。同时他还是一位艺术家,写曲作词,灌唱CD,声韵悦耳并触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查阅蕙兰个人资料的时候,又把我带回到了80年代,虽然暴露了年龄,但还是想说一说。
那个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每周末都会看电视,感觉整个下午的好长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放蕙兰的瑜伽,在大海边一块平整的石头上,迎着海风,伴着净化心灵的音乐、和特有的蕙兰式瑜伽语音,让内心逐渐沉静下来......
那个时候还不懂得瑜伽的魅力所在,甚至都不知道瑜伽到底是什么,但就是可以坐在电视前听着音乐,看着画面,被蕙兰老师吸引着,说不出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也挺神奇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我爱看动画片的年龄。
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讲一些理论性的瑜伽知识,而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日三餐说起,蕙兰老师提倡瑜伽饮食,书中提到,瑜伽文献和达到自我认知的瑜伽圣贤教导说,吃肉会扰乱我们的情绪,扼杀我们的智慧和精神之爱,对身、心、灵的健康都不利。所以瑜伽饮食又可以称它为"瑜伽素食",顾名思义其中不包含鱼、肉、蛋及其副产品,只可以食用水果、蔬菜、奶制品、谷物、果仁瓜子类、豆类、蜂蜜和原糖等。
书中介绍了不少关于瑜伽饮食的制作方法和一些被很多人验证过的"小偏方",简单易操作,而且看上去营养丰富易消化,对于工作繁忙、又关注健康饮食的人群应该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很多人承受着失眠之苦,针对失眠人群,蕙兰老师教给我们如何能拥有高质量睡眠,摆脱失眠的痛苦,还提供了两个助眠攻略。
上面提到的两大类问题,一类日常饮食问题,一类日常休息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回想自己的日常饮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可能是导致我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偏好,吃更易消化对肠胃有利的食物,当然也可以试着尝试一下书中提到的正确断食方式。
对瑜伽还不算了解,但我能感觉到,瑜伽所倡导的,是让人们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过上自律的人生。
【陪伴式学习】
陪孩子进行了一项AR测试,线上进行的,每三个月会做一次,这个测试是为了与美国同龄孩子为对标,来了解孩子的英文阅读处于何等水平。
这次的测试结果并不好,降低了2个级别,孩子很受打击!近2年来测试成绩都在稳步提升,所以孩子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大哭了一场,他认为他的努力白费了,可能再也追不回来了。当时听了孩子的想法,真是哭笑不得!
但我一直鼓励他,肯定他这段时间的付出,并和他一起找出退步的原因,重新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他信心十足,承诺用最短的时间一定追回来,希望下次测试的时候可以提升到正常水平。
当我知道孩子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毅力时,我很欣慰,觉得自己这几年来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值得了。想想曾经这个年龄的自己,什么都不懂,更没有这样的决心和目标。我会和他一起为了他的MIT努力的!
越来越觉得父母的鼓励和陪伴比任何物质上的满足要珍贵的多!
【运动】
没有任何运动,因为前几天刚刚恢复锻炼,身体还不能适应,全身疼的要命,懒得动弹了。
反省自己,其实每天不一定去健身房才能运动,在家中利用几分钟做做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也是可以的,应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我要重新制定一下我的运动计划了,可以加入一些零碎项目,提高核心能力。时刻用"能连续跑上30分钟"这个目标来激励自己!
【11月阅读书目】
今天去图书馆,顺利找到昨天想买的2本书,省了一笔开支,小确幸!
《蕙兰瑜伽》1、2、3
《瑜伽之光》
《瑜伽之树》
后两本的作者是B.K.S.艾扬格,昨天在豆瓣查瑜伽类书籍的时候,就觉得这两本应该是我最想看的。
【碎碎念】
1. 课程的阅读板块已经收官,但我还不想开始后面课程的学习,想再加强一下阅读板块的学习,所以决定再重新复习一遍。
2. 写逐字稿,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听课时如果只停留在听的环节,我会失去很多重要的语句,但是,如果把老师的讲课内容逐字逐句记录下来,我对课程的理解和吸收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写的越多,感触越深!我想这一点能很好的证明"慢即是快"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