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一个简友的文章,看样子应该是看了一些别人写的文章之后有感而发。谈到了公交车上大妈声音比较嘈杂的事,让大家理解,然后就那么算了。显然是站大妈的。
理由呢:
1.大妈初中文化,你高等教育。
2.大妈是工人出身,车间噪音大,为了沟通,养成了高声说话的习惯。而你空调写字楼,安静舒适。
先不说这里面的偏见来自于完全不了解引起的偏见。(能长期在同一路公交车上见面的人,基本上都属于同一阶层的人,无论他们表面看起来有多么不同。)
总结一下,这两条理由的逻辑就是“我弱我有理”。因为臆想出一个对手“你”来进行了对比。而“你”的真实情况我根本不管,反正你强大,应该让一让弱小的。这是很熟悉的中国式道德绑架。
首先这位简友对“高等教育”有一点误解。大学早已不教怎么做人。不然为何新闻会爆出那么多大学里的衣冠禽兽?当然初中可能也不怎么教做人,你看大妈就是这个样子。Duang~Duang~Duang,还是这个样子。霸王!需要大家让着她。
其实一个人的底层架构就是他的本性。能为他人着想是一种善良,跟受外部教育程度关系不大,往往跟家风倒是很有关联。网上也有很多感动我们的农民工朋友,他们一样也有些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们就很注意自己不去影响他人工作生活。
诚然,大妈她们都有各自的原因,也可以理解,而且形成了习惯。习惯难改大家都知道,但是以习惯来作为论据的道理是说服不了别人的。一个会影响大多数人的坏习惯只有想改和不想改,不想改的话可以找很多借口和理由,“习惯了”就是其中一条很好用的,挺像无赖的思维:我习惯了,所以你们就要理解我,迁就我。
任何言行举止,会根据它所在的环境变化来判定是否合适。当你影响到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肯定这是不行的。
一码归一码。
我年轻时候租房的时候也被市井无赖式涨租的房东这样“捧杀”过:看你是个大学生,怎么跟我们一样斤斤计较钱呢?
我就莫名其妙了:难道我就不需要用钱来过生活了吗?
(难道长得好看都不用拉粑粑了吗?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