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相比于社会和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程度较高,这一点也被绝大多数家长所认同,但从实际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不懂得因材施教,教育方法比较盲目;部分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人格和道德教育以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还有一些家长工作忙,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性格与人格的形成都与家庭有着莫大的联系,一个孩子的问题,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问题。家长需要反思的是自己是否只顾着做孩子成长的监督者,而忘了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表现出来这些“缺点”,家长需要警惕了:
一、懒惰散漫,不爱动
在家庭教育中,知行脱节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知道教育孩子做人比成才更重要,但真正行动的时候,又往往只会让孩子好好学习就足够了,家长把除学习之外的所有事都安排妥当,帮孩子洗衣服、整理房间、收拾书桌等等。
于是,孩子听父母的话,将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最直接的结果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动手能力和意愿越来越低,导致孩子懒惰散漫。
越是勤快的家长,做得越多,孩子越是懒惰。想让孩子独立自理,家长就要适当懒一点,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抛开“成绩至上”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全方面发展。
二、爱撒谎
撒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经的阶段,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对自己撒谎,但是孩子有爱撒谎的习惯我们是否要自我反省?
大部分孩子撒谎是建立在对父母不信任或者害怕父母惩罚的基础上,在发现孩子撒谎后一味地责罚教育,只会让孩子撒谎的频率增加,甚至会让孩子有一种说谎就不会受罚的心理。
因此孩子有说谎现象时,家长要先了解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耐心地、正确地引导,不要一味将怒气发泄。
三、胆小自卑,缺乏自信
很多家长都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孩子的不是,对孩子进行贬低,当孩子在一些公共场合被路人夸赞时,也只是“谦虚”回应甚至说起孩子的不足。
部分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浑身是缺点,实际上是缺少发现孩子优点的眼光。每一个自信的孩子都拥有真心欣赏他的父母。我们要学会即使面对“平平无奇”的孩子,也要像在夹缝里寻找光一样去赞赏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犹如向阳而生的花朵一样,逐渐绽放。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播下的是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肩负着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