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需要手动解决依赖性,yum自动解决。
#使用yum安装rpm包是,需要yum源;yum源可以是网络的,也可以是光盘的。
#使用 yum 卸载软件包时,会同时卸载所有与该包有依赖关系的其他软件包,即便有依赖包属于系统运行必备文件,也会被 yum 无情卸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系统崩溃。除非你能确定卸载此包以及它的所有依赖包不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否则不要使用 yum 卸载软件包。
1.IP地址配置
[root@localhost ~ ]# nmtui #在CentOS中使用nmtui工具对network相关信息进行更改.
[root@localhost ~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把ONBOOT="no"改为ONBOOT="yes" #启动网卡
[root@localhost ~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
2.网络yum源配置
网络yum源的配置文件位于/etc/yum.repos.d/目录下,文件扩展名为"repo"(只要控制名为"repo"的文件都是yum源的配置文件)如图1;网络yum源的配置文件为CentOS-Base.repo,如图2.
[base]:容器名称,一定要放在[]中。
name:容器说明,可以自己随便写。
mirrorlist:镜像站点,这个可以注释掉。
baseurl:我们的 yum 源服务器的地址。默认是 CentOS 官方的 yum 源服务器,是可以使用的。如果你觉得慢,则可以改成你喜欢的 yum 源地址。
enabled:此容器是否生效,如果不写或写成 enabled 则表示此容器生效,写成 enable=0 则表示此容器不生效。
gpgcheck:如果为 1 则表示 RPM 的数字证书生效;如果为 0 则表示 RPM 的数字证书不生效。
gpgkey:数字证书的公钥文件保存位置。不用修改。
3.本地yum源配置
Linux系统安装的iso文件中包含大部分常用rpm包,因此只需将光盘挂载(mount)之后,从Packages目录中选取rpm即可。
在/etc/yum.repos.d 中有一个CentOS-Media.repo文件,此文件就是本地光盘作为yum源的模板文件,如图3:
若要正常使用本地yum源,需要对其余全部配置文件的扩展名进行更改,样本如图4:
按照图5对CentOS-Media.repo进行编辑。
4.yum查询命令
使用 yum 对软件包执行查询操作,常用命令可分为以下几种:
yum list:查询所有已安装和可安装的软件包。例如: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list #查询所有可用软件包列表
Installed Packages #已经安装的软件包
Available Packages #还可以安装的软件包
显示的三列信息分别是 --软件名 版本 所在位置(光盘)
yum list 包名:查询执行软件包的安装情况。例如图6:
yum search 关键字:从 yum 源服务器上查找与关键字相关的所有软件包。例如图7:
yum info 包名:查询执行软件包的详细信息。例如图8:
Available Packages <-没有安装
Name : samba <-包名
Arch : i686 <-适合的硬件平台
Version : 3.5.10 <―版本
Release : 125.el6 <—发布版本
Size : 4.9M <—大小
Repo : c6-media <-在光盘上
5.yum安装命令
命令:yum -y install 包名
-y:自动回答yes
install:表示安装软件包
6.yum升级命令
命令:yum -y update #升级所有软件包,考虑服务器稳定性,不常使用
命令:yum -y update 包名 #升级指定软件包
7.yum卸载命令
命令:yum remove 包名 #卸载指定软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