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进入愁苦之城, 由我进入永劫之苦, 由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中。 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力量、 最高的智慧、 本原的爱 创造了我。 在我以前未有造物, 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 而我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 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 我们巳经来到我对你说过的地方,你将看到那些失去了心智之善的悲惨的人。”这是但丁的代表作《神曲》中但丁进入地狱之门时,地狱之门上写的。
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
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你随我(按:指象征理性的诗人维吉尔)来,
让人们去议论吧,
要像竖塔一般,
任凭狂风呼啸,
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诗中热烈歌颂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的英雄豪杰,希望世人以他们为榜样,振奋精神,避开怠惰,战胜一切艰险,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在但丁看来,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只能是虚度一生。
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双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他是保守的;但作为“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又是过步伟大的。
《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