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书籍前我们要做两件事。调整心态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和给将要阅读的书籍分类。
前者要求我们心中藏有四个问题:
针对一本寻常的书籍,阅读的方法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种方法循序渐进,由内而外,从大到小,由个体到主题,掌握和使用的难易程度亦是递增,适配的书籍也越来越少。
对任何一个有母语读写基础人来说,基础阅读的方法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唯一需要注意的点是阅读外文书籍时,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就被剥夺了。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国家,受(基础)教育权是每一个民众与生俱来的权利,执政党和政府应当确保并每一个民众都有这样的权利,除非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某人明确拒绝接受(基础)教育。
检视阅读,意如其词,“检查巡视、查看”般的阅读。
每当讨论到检视阅读的时候我会想到“撇脚的骗子”:很多时候骗子操着塑料普通话试图向民众行骗,「塑料普通话」其实是一个筛选的条件——用极低的成本筛掉警觉的民众,将精力放在傻傻的“高质量”用户身上。当第一次见到这种思路时,我“直呼内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效率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检视阅读,就是帮助读者提升阅读效率的“利器”——快速筛掉那些不值得阅读的书籍,并对值得阅读的书籍做一个简短的评估。
但是“高效”不代表“读的快”,正如“加速度”和“速度”是两码事儿。检视阅读的进行速度要根据书籍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理解程度来决定,并无时间限制。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部分:有系统的粗读(略读)和粗浅的阅读。“粗读”的目的是通过全书的各处线索(书名、序、索引等等)来在脑海中构建对书籍的第一印象,并凭借固有经验对第一印象进行判断,确定书籍的阅读价值。“粗读”,就像“东瞟一眼,西瞅一眼”,知识结构是断开的。
如果这本书对你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你可以使用检视阅读的第二部分——粗浅的阅读。这个规则很简单:一口气读完它,哪怕你并不理解文中那些拗口的概念和深奥的理论是什么东西——不要被任何句子困住停下来。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让我们注意哪些不懂的东西,那是在此时,规则是相反的,这些东西阻碍我们阅读。记住,我们此时的目的是搞清楚全书的状况,而非某些个名词、短语和句子。“粗浅的阅读”,就像“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但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知识结构是完整的。
当然,如果情况相反,你轻松的就完成了检视阅读的第一个阶段,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做第二部分——粗浅的阅读。事实上,“粗读”和“粗浅的阅读”是一体的。之所以我没有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是因为在熟练掌握所有阅读规则之前,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最为保险。
当你决定对一本书“动真格”,那“分析阅读”就派上用场了。“分析”,就是“在脑海中把事物或者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部分或者属性”。分析阅读,就像“拆书”,我们要把一本书由整体化解成零碎的知识片段,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重组。
这是一个很复杂,且工作量很大的工程。
因为每个作者的成长环境、语言环境、性格特征、书写习惯都不同,只就导致了哪怕是描述同一件事,作者们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当然,虽然是不同描述,但其文字的“内核”却是相同的。这种“内核”包括“情感”,“对物体的最基本描述”等等。
倘若我们每次都要针对不同的描述寻根溯源,工作量无疑是惊人的。但幸运的是,每个作者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书写逻辑和表达惯例,我们只需要寻找到这些属于作者的“书写逻辑和表达惯例”,并加以理解和运用,我们就可以透过文字,深入作者的内心,和作者达成共识。届时,他的文字便是你我的文字。
检视阅读就是“寻找(作者的)规则”,“诠释(作者)规则”。
“寻找规则”,就是寻找“书写逻辑和表达惯例”。首先“用最简单的文字描述这本书在讲什么”,其次将“主要内容按照顺序和关联列出来”、接下来“列出全书的大纲,以及各个部分的大纲”,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寻找书写的规则,能帮助我们了解这本书的整体布局,不至于“窥得一山半径,不识身在山中”。
诠释规则,就是在找到规则前提下,和作者达成情感和意识上的“共鸣”——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不是要求你“附和”作者的一切,而是让你“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充分“理解”他。从关键字词,到关键句,透过它们确定文章的主旨,再找或自己构建作者的“论述”——看他是如何说服你的。最后判断作者有没有完成他的任务——问题都解决了吗?
完成“寻找规则”和“诠释规则”后,我们才有了针对此书的批注和评论的底气。就像对话,对话双方是平等的。听作者把话讲完再发表意见,是一种基本的对人的尊重。对话应当是心平气和的,作者先把自己的论点,论述过程统统交给你,然后由你判断,当出现分歧,我们的分歧应当是针对具体内容的——知识?逻辑?推理过程?不应当是立场。要知道,我们之所以辩论,是因为出现了分歧,出现分歧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真理的认知不同。知识是理性的,观点是感性的,我们应当区分。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给出差评,却说不出来“为什么不好”,那你的“差评”毫无意义,只是表达情绪或偏见。如果被作者说服了,哪怕不情愿,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承认——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分析阅读适合那些建立在真实世界的非抒情的作品。
为什么要进行主题阅读?是因为我们要研究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需要我们阅读很多书籍。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哪些书籍是我们需要的。第一步检视所有书籍,明确研究主题概念,并合理压缩所有的书本数量。确定要阅读的书籍后,我们就可以行动了,但要铭记:主题是第一顺位,书本是第二顺位,我们关注的应当是知识本身,而非知识的表现形式。所以第一步就是在检视过的书籍中找到和主题契合的章节然后阅读。由于不同作者针对同一主题的表述不同,为了“观念的同质化”我们要进行“翻译”,让“作者使用我们的语言”,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作者观点。明确作者的观点后,找出我们所研究的主题的诸多问题,匹配上一作者们表达的观点,看有哪些问题被解决了,有哪些问题没有被解决,未被解决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最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议题有一个问题,两位对这个问题研究很深的作者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证明了我们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当然,也也有小概率是因为某个作者并没有理解这个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界定下议题的范围,谨慎地确保每个作者都“参与”到相同的议题中。
最后,就可以发现的真理而言,就我们可以找到的问题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的本身。为了要让我们的头脑接受这样的真相——也让别人接受,我们要多做一点工作,不只是问问题与回答问题而已。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出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当我们做到这一切时,我们オ能号称针对我们问题的讨论作了分析,也才能号称真正了解了问题。
最后,主题阅读是不设立场的。做为主题阅读,试图主张或者证明某种观点是真实或虚假都过于教条,失去了对话的意义。我们提供的,不过是另一种声音罢了,失去了客观。我们在追求真理道路上,应当为自己和后人提供多一种思路。
只有那些“超越我们能力的书籍”才能称得上是一本好书,那一本好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最浅显直白的好处莫过于增加了我们的阅读技巧。其次,好书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以及这个世界。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人世间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伟大的经典,就是帮我们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
好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我们的身体是有限制的,心智却没有限制。其中一个迹象是,在力量与技巧上,身体不能无限制地成长。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纪死就停止成长,只有当大脑失去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了增加技巧与理解力的力量。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个点是,倘若所有人做一个客观公正、谦虚谨慎的,在完全读懂一本书之后再批评一本书,并且批判和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的阅读者,我们的世界会少上很多戾气。我们知道哲学根源于人类的怀疑,所以才会有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经典的哲学家和哲学著作。我们虽然做不到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万物,但是我们可以对被告知的事情进行思考——特别是新闻。没人不会犯错,甚至有人故意犯错,新闻编辑、记者也在此列。所以在读新闻的时候我们必须分清楚新闻中的“事实”和“观点”(有时候我们甚至还要从不同的信源获取信息从而了解真正发生了什么)。
“事实”具有天然的客观公正,“观点”是带有很强的情感倾向。在西方国家新闻界,把观点和事实混淆在一起是很常见的:“观点”通常伪装成“评论”、“社评”,或者主持人的即兴点评等等。因此民众很容易把“事实”的「客观公正」错误的赋予到“评论”上。很多西方人就是这样的被媒体背后的巨鳄所控制,不间断的陷入“运动”的狂热的,从而整个西方世界每隔几十年必有一场灾难。
新闻的公正性如此的重要,更何况媒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将“新闻由自”写入宪法之中,不让任何一个组织、团体去控制它——一旦新闻不再由自,公民也将不再自由。
因此,关于读新闻,我的忠告是:1.区分“事实”和“观点”。2.在真正了解一件事情前不要做情绪化的判断。
我认为绝大多数新闻应是不包含评论的,只公正的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件即可。当越来越多的新闻带上露骨的意识形态评论,除了意味着新闻话语权在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加重,也意味着新闻正在剥夺民众思考的能力——这点在多立场媒介国家倒是不明显——新闻由“传达事实”的主要功能逐渐被“进行宣传”取代。不论宣传的出发点是否对民众有利,我都认为国家应当立法保证民众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基础教育一样,防止出现愚民。
退一步讲,如果一些媒体想要做一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但凡有些良知,便会将所有的论点、论据放置在阳光之下(西方国家新闻评论统统诉诸情感),让每个人都能看得到,并允许观众有质疑的权利。
唯一可以带评论的新闻,我觉得应该是“社教类的新闻”,且评论只能、必须立足“人性”,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即它的意识形态当是“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处于人类的良知和理性之价值观念,是人类普遍认可的共同价值”的。
后记
老实说,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写这本书的四篇分享过程非常的漫长,漫长的我都有点不耐烦了——这书花了我太长的时间。但当我写到这里时,我觉得这些时间的付出还是有必要的——这本书重塑了我的阅读方式,并让我从书的角度来认知这个世界(本来想放个音频的,但需要充会员,算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