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总是在记忆的洪流中挣扎着奔涌向前,不知道下一个要流入的端口是为何方,是以理性之志拷问内心从何处来,又从何处去焉;亦或是道听途说,被现实的波浪催促这随遇而安。这是一场焦灼的略带惆怅的前进,所以我称之为“兵荒马乱”是也。
六月沉甸、七月流火,成熟的谷物虚心的低下了高傲的头,肃穆这那一份份庄严的欢喜,不会忍俊不禁,怕会掉下一年的积淀;不会迎风飞舞,怕会招来顽皮的布谷,所以在成熟的那一刻是不能骄傲的,为了不辜负所有的期待。六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每年的毕业季,最后一次上课,最后一次打球,最后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最后一次合影,最后…………拉着行李箱一一告别却不敢回头,怕触碰心里的柔软。因为出了校门要去找属于自己得轨道,害怕迷失了方向。愿所有的学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记得最近一次写东西还是在一年前,那是在考研的时候。负重前行身心自觉疲惫,而于自己对话却是减压的一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进度和心情,一来可以静观思变,砥砺前行,二来日后可以细思过往,回忆美好。曾经一位老师说过学文学的学生大多是写不出什么好作品的,且言之凿凿举例论证,我也大体认同,文学创作是要有感触和思想境构的,但是又不乏一言以蔽之,野路子毕竟是出不了山的,大家何尝不是受过系统的训练和文学情操的陶冶。
我生性好简,又以懒惰之名冠之,数次心中有所思所欲予文以记之,却也草草了事亦。大学心血来潮写了一篇《陇院得秋》发表于《北地风》期刊上,再也没有动笔了。尤其是考研时爷爷撒手人寰之时,心中有千万话语却沉之于内心,寥寥数语记下当时时间而已。现今三月份二周年已过,却无法回家掩一捧黄土于坟头之上,或许在三周年我会记之于文,或许更久,需要沉淀,虽然写作是一种习惯,也需要心境使然。每个人的青春都会留下各种遗憾,无遗憾,不青春!
内心的对话来自于心灵的叩问
激荡的青春诠释着勇敢的心灵
一年之后约定开始重新记录生活,加油!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