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送快递> 读后的三两言

  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我一惊,怎么现在快递员也开始写书了,我承认自己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了。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快递员能写出个什么水平,能有啥写的呢——难道写他每天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奇奇怪怪的事?写作为底层工作者阅变这世间各种世态炎凉……

  带着各种各样的问号,我找了个舒适的位置读了起来,刚开始读的时候抱着挑剔人家文笔的心态,嗯,目前看还没有什么毛病,再读了一会,感觉作者读了不少书啊,有些词语我都没见过,不免觉得羞愧难当。再看了一会,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关注作者的文笔了,逐渐被作者文中描述的经历吸引。

  文中开篇着墨描述的是作者最近的几份工作,先是在D公司做物流的经历,然后分别到两个快递公司送快递,这三份经历可能是刚刚经历没多久,作者描述的非常详细,把底层工作者的生活以及工作的艰辛展现的淋漓尽致。或日夜颠倒,或争分夺秒,为了那碎银几两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遇到好的同事上司还好,至少能给远在他乡荒凉的生活带来丝丝慰藉,如若遇到唯利是图,处处刁难的同事或上司,那无疑就像那在大海上飘荡的孤舟,又遇狂风暴雨,绝望且无助。带入进去真的很难不同情万千底层劳苦大众,虽然我也是个底层名工,但还不至于像同作者这样诸如此类体力工作者工种比惨。

    随后作者又描述了他早年间的一些工作经历,酒店实习接待,便利店员工,自行车店收营员,加油站员工,服装店销售,动漫店学徒,经商等等近20份工作,每份工作描述的都非常诚恳,作者也描述了很多的自己的心路历程,遇到某件事,听到某些话之时以及之后的复盘,如果是不停歇的跟着作者的思路一直看下去,会有点头昏脑胀,感觉太细腻太多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就像作者说的他以前写东西会想着尽量多留白,这次把很多可能以前觉得不需要的东西都写上去了,或许这样才能更好的给读者展现最真实,最鲜活的形象吧。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很多生活经历汇聚的一些智慧会觉得让我眼前一亮,比如说粗人没有多余的自尊心;只要认真度过的日子,最后都不会没有意义;在我们无产阶级的心里,对于资本家的种种行径,始终保持万年不变的冷淡和警惕,从不抱任何幻想———这点真的有提醒到我。还有这句卑贱的人如果心怀不满,就只会欺负别的卑贱的人,因为反抗权势是要吃苦头的;我发现当一个人表现的无私时,别人回报他的往往不是友善,而是加倍的贪婪————作为讨好型人格的人这点真的要注意了,你的讨好并不会让对方觉得你伟大,要么理所应当的接受,要么变本加厉的加倍索取; 还有这句,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是啊,何尝不是呢,人要在不自由中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

  纵观作者的近半生经历,不免感慨,为什么很多文人墨客都偏爱那满池污泥里长出来的荷花,———出生于污泥,却不染半点尘土,它知道自己来到世间的意义,尽管被河水压于污泥之中,它依然不屈不挠做好自己,只为了那最后一刻的含苞绽放!

作者何尝不是如此,散于世间的最底层,坚守活着不是为了比谁工作的好,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自由———他的自由就是阅读以及写作。人生嘛也不过那三万天,成功的定义应该由自己主观来定义,无论身处何境地都要保持乐观,向内求,减少怨恨,就像作者说的”只要认真度过的日子,最后都不会没有意义。”

  保持热爱与自由,与君共勉!


摘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