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在木里发现五小叶槭的约瑟夫·洛克和木里的植物

木里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真正地广人稀之地。县政府所在地距凉山州首府西昌254km,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西与稻城交界的恰朗多吉神山海拔5958米,最低处为三江口1530米,相对高差4428米。

木里是著名的旅游大县,主要景点有木里大寺(供奉得有高20多米高的甲瓦强巴佛像,既是汉传佛教中的弥勒佛)、瓦尔寨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长海子、恰朗多吉神山、俄亚纳西族乡纳西族大寨、白水河,其中白水河是徒步爱好者所熟知的洛克线起点,此处附上洛克线地图一副(来源于网络)。

提到洛克线不得不多唠叨几句,谁是洛克?洛克干了什么?洛克线又为什么出名?

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84-1962年),美国人类学家、植物学家、纳西族文化研究者。从1922年起曾六次到中国,深入滇、川、康一带民族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活动。1922-1924年第一次到中国,由曼谷到丽江,进入木里,途经纳西、彝、藏地区。回国时,带走八万件植物标本以及文物、文献;1924-1932年到川、甘、滇以及青海等地区。自1929年起以较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包括纳西祭祀,嫁娶,丧葬仪式、经文、历史、语言、和文献资料。后其出版的巨著《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A Na-khi English Ency-clopedic Dictionary)为纳西族象形文字的权威之作。

纳西族象形文字

俄亚纳西大寨

俄亚纳西大寨,家家户户都相通,修建成这种模式可能是因为纳西族有着走婚的传统习俗。左下角白色的高大建筑是浙江援建的纳西小学。

而洛克线既是洛克当年考察的路线,也是全球公认的徒步考察的最经典线路之一,香格里拉一词由此而来。

1928年3月,他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深入贡嘎岭地区,之后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

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以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尤其是洛克贡嘎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现译为恰朗多吉海拔5958)的探险经历,创作了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人们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因此他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条探险线路,被后人称为“洛克线”。沿线途经亚丁、稻城、贡嘎三大景区,终点是情歌之城——康定。

约瑟夫•洛克(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发几张来自于司机师傅们传的的洛克线风景图(因为行程安排,未曾得见)

风景看完,到这里意味着闲话拉扯结束,开始进入正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里的到底植物长啥样,为啥让洛克魂牵梦绕。

首先缓缓步入眼帘的的是此次收获最大的一家子,苦苣苔小仙女们。

长冠苣苔

长冠苣苔(Rhabdothamnopsis sinensis):我国特有属,茎木质化,花单生茎生叶腋部;花冠筒状;花药有髯毛;柱头2。

心叶马铃苣苔

心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cordatula):雌蕊被淡褐色腺状柔毛。

狭冠长朔苣苔

狭冠长朔苣苔(Didymocarpus stenanthos):花冠紫色,无毛;筒近筒状,长1.5-1.8厘米,口部粗约3.5毫米;上唇长约3.5毫米,2深裂,下唇长约4.5毫米,3裂近中部。

剑川马铃苣苔

剑川马铃苣苔(Oreocharis georgei):叶片披针形,长2-7厘米,宽1-2厘米,基部楔形,两面被黄褐色长柔毛;花丝近无毛。

剑川马铃苣苔变型

剑川马铃苣苔的重瓣变型:因为保管不当,此物只能活在记忆中。

雅砻江马铃苣苔

雅砻江马铃苣苔:请教温放博士后,得知这是西南种子库投稿的新物种,因此暂时写不上拉丁名,待他们发表后补上吧(我好酸,我要再来两个柠檬,完美错过一个新物种)。

木里短檐苣苔

木里短檐苣苔(Tremacron urceolatum):花冠筒较粗,直径6-7毫米;花萼裂片长圆形,长约2.5毫米,宽1.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叶片宽卵形,上面密被白色长柔毛。少数本人拍到的以木里命名的植物。

卷丝苣苔

卷丝苣苔(Corallodiscus kingianus):叶片菱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稀卵圆形,长2-9厘米,宽1.4-3厘米,上面无毛;花序梗、花梗及花萼外面密被锈色绵毛。

多裂金盏苣苔

多裂金盏苣苔(Isometrum eximium):金盏苣苔属是我国特有属,不过最新研究已将其并入马铃苣苔属。此物种叶上有泡状突起,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肉色马铃苣苔

肉色马铃苣苔(Oreocharis cinnamomea):苞片2,线形,长1.5-2毫米;花序梗及花萼外面被淡褐色腺状柔毛;花冠小。

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 cordatulus):左图拍摄于行程初始期7月19日乔瓦镇,右图拍摄于行程的末期8月8日雅砻江镇。时间就是如此奇妙,让你见证精灵们的生长。

木里分布的苦苣苔资源远不止此处提到的几种,比如说断肠人在刷牙就有拍到雷波长朔苣苔,有兴趣的可以联系一下刷牙大神拿美图哦。

在一个未知的地域,保持敬畏之心是很重要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此文重点介绍的苦苣苔们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是零七碎八的植物时间。

窄叶火棘

窄叶火棘(Pyracantha angustifolia):叶全缘并非全缘火棘,此处小黑板记一下两者简要识别区别,全缘火棘叶下面带白霜。

细裂叶松蒿

细裂叶松蒿(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多年生草本;叶2-3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条形;花冠黄色。

扇唇舌喙兰

扇唇舌喙兰(Hemipilia Lindl):唇瓣扇形、圆形或扁圆形,基部具明显的短爪。

近头状豆腐柴

近头状豆腐柴(Premna subcapitata):名如其形,花序近头状,马鞭草科植物的味道都不敢恭维。

疏毛银叶铁线莲

疏毛银叶铁线莲(Clematis delavayi Franch. var. calvescens):小灌木类型,茎、小枝、花序梗、花梗、叶柄、叶轴均密生短的绢状毛;小叶片厚纸质,下面密生短的绢状毛而呈银白色。

五小叶槭

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由洛克于1929年首先在中国四川木里县发现并引种到国外。因植株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现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属于极危物种。

水毛茛

水毛茛(Batrachium bungei):花瓣白色或基部稍带黄色。

短柄铜钱树

短柄铜钱树(Paliurus orientalis):叶除具基生三出脉外,中脉两侧各有1-3条明显的侧脉。

云南油杉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叶较窄长,长达6.5 厘米,宽2-3毫米,较厚,边缘不向下反曲,稀微反曲,种鳞卵状斜方形,上部渐窄,向外反曲,边缘常有明显的细缺齿。

粉叶玉凤花

粉叶玉凤花(Habenaria glaucifolia):花大,中萼片长10-13毫米;花瓣2深裂,上裂片匙状长圆形,先端钝,下裂片线状披针形,距与子房近等长。

猫儿屎

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果实成熟后如猫咪便便而得名。

西藏杓兰

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um):花深红色、紫色至暗紫色,干后黑紫色;花瓣上的纵横纹理十分清晰;退化雄蕊背面多少有龙骨状突起。

金江火把花沧江变种

金江火把花沧江变种(Colquhounia compta var. mekongensis):原变种的不同在于萼齿狭尖,三角状锥形;花大,长3(3.5)厘米,深粉红色,上唇有浅凹,下唇中裂片较侧裂片稍长。

耳叶凤仙花

耳叶凤仙花(Impatiens delavayi):花淡紫红色或污黄色,唇瓣具内弯短距。

匙叶翼首花

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叶匙形或条状匙形,全缘或具少数狭裂片、头状花序径3厘米,果序球形,外层总苞苞片长卵形。

帽斗栎

帽斗栎(Quercus guyavaefolia):壳斗帽斗状,顶部边缘扩展成波浪状皱褶。

假百合

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长2.5-3.8厘米。

巴塘紫菀

巴塘紫菀(Aster batangensis):小灌木类型紫菀,叶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总苞片外层背面被腺和短柔毛。

皱叶绢毛苣

皱叶绢毛苣(Soroseris hookeriana):叶边缘不平整,皱波状羽状分裂。

总状绿绒蒿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花序总状,花两面无刺。

红波罗花

红波罗花(Incarvillea delavayi):全株无毛。叶基生,总状花序有2-6花,着生于花葶顶端,花红色,长约6.5厘米,直径约3.5厘米。

川木香

川木香(Dolomiaea souliei):全部或仅外层冠毛刚毛皱曲反折,反包并紧贴瘦果。

冬青叶鼠刺

冬青叶鼠刺(Itea ilicifolia):叶厚革质,宽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至圆形,具硬刺状粗锯齿;花萼及花梗无毛。

华丽马先蒿

华丽马先蒿(Pedicularis superba):萼具5齿,前方不裂;花管粗短;喙三角形而直。

杜氏马先蒿

杜氏马先蒿(Pedicularis duclouxii):萼前方不裂,齿多少平均地分布于萼管之口,缘有清晰的锯齿;下唇有缘毛;中裂甚小于侧裂。

斗叶马先蒿

斗叶马先蒿(Pedicularis cyathophylla):花序穗状,苞片基部合生,先端叶状具羽状浅裂,被毛,尤以背部中脉为显著。

全叶马先蒿

全叶马先蒿(Pedicularis integrifolia):花冠之管多少伸长,长于萼两倍以上,盔甚长于下唇,含有雄蕊部分水平安置,颇粗壮,前端突然细缩为S形弯曲的长喙。

尖果马先蒿

尖果马先蒿(Pedicularis oxycarpa):盔在额部之前有隆起颇高的鸡冠状凸起,其隆起最高处靠近喙的上部1/3处,故其喙虽仍为镰状弓曲,但看来颇似膝状屈曲;

穗花马先蒿

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 穗状花序生于茎枝之端,长可达12厘米,仅下部花轮有时间断。

马先蒿属检索起来让人头大,尽管现在马先蒿属植物检索表比起早些年的来说已经很完美了。但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看它的方位描述,都会迷失方位。这里重点感谢一下马先蒿属大神猴哥百忙之中给予的帮助。加上之前去泸定贡嘎拍摄的,马先蒿属我已经拍到了17-19种的样子,以后写推文慢慢补上。因为拍到太多,因此查了一些这个属的资料,方知道现在《中国植物志》中的马先蒿系统是最完美的,之前国外学者的检索系统漏洞百出。马先蒿属植物分类系统的编撰者钟补求先生(1906-1981)为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深入西藏腹地进行科学考察的植物学家之一,玄参科和桔梗科植物分类研究的著名专家。他的父亲钟观光先生(1868-1940年)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广泛研究植物分类学的学者,是近代中国最早采集植物标本的学者,也是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现有的木兰科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 Chun)既是纪念他对中国植物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以其名字命名的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919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6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316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9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18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4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64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76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2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6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6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7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6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19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65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