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原点:
归纳思维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陕西 宝鸡 721004)
演绎和归纳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演绎思维形式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思维形式是从个别到一般。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运用演绎的思维形式,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先给出一些关于文本解读的结论,然后让学生从本文中去寻找能够证明这些结论的字词、句子、语段;或者,先让学生说出一个较为普遍的结论,再从文本中寻找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依据。这样的阅读教学,始终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对文本,基本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没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没有自己的阅读见解。一切教学过程,就是为了在文本中寻找证据,证明老师提前预设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使用归纳思维的形式,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即从对文本的具体内容、思路结构、写作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从阅读、思考、品味中,获得对文本的一般性结论。这种归纳思维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对文本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具体深入分析鉴赏中,直接获得结论性的东西,哪怕学生有不同表述,有不同结论,那也在这个归纳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这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归纳思维呢?教学设计时,无论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设计的都不是问题的答案结论,而是怎样引导学生从文本的什么地方入手,需要抓哪些关键词语或句子,抓哪些重点或过渡段落,抓哪些事物或细节,抓哪些抒情或议论……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对话、品味,从文本的语言表达中归纳出问题的结论——这个分析归纳的过程,它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真正学习阅读的过程。最后归纳出来的结论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它可以是多元的,只要结论是学生真正从文本学习中获得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就行。
具体说,对于文本主旨、情感的分析,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阅读文本,从文本所写的事件、人物、景物等内容上,从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语句中,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学会如何去分析归纳文本的主旨和情感;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要引导学生,看作品中的人物有哪些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心理或细节,反映了人物的哪些内在品质,进而归纳出人物形象的特征;对于作者思路或文本结构的梳理,就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具体内容、顺序、线索等方面入手,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文本的结构特点;对于文本语言特点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鉴文本的具体用词、句子、语段,细细体味这些词句或语段表达的意义为什么丰富精彩,作者在词语、句式、语段的选用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从而归纳整篇文本的语言特色。这样一一具体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表达出发,运用归纳思维的形式,教学生阅读,也让学生学会阅读。
如果习惯用演绎思维的形式教学,课堂上的所谓“互动”,就成了对文本的碎片化分析,只是为了证明教师提前预设好的结论,其根本是为了完成“教课文”的任务而已,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尽量少用演绎思维的形式,多用归纳思维,以归纳思维为阅读教学的原点,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从字眼行间认真思考,仔细琢磨,深入品味,获得对文本的认识、体验、理解和感受,将这些个别性的收获上升到一般性的结论上,从而获得对于某个问题的共性认识,获得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悟,并积累、运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年第11期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