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前仆后继筹金杯,慷慨大方做东道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FIFA世界杯也是水平最高,关注最多的一项赛事。
回顾世界杯的历史,更是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今天起,我们就来扒一扒足球世界杯的历史。
第一届世界杯是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但是说起真正的筹备却要一战前说起。
别看现在国际足联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但是在上世纪初刚刚成立的时候却还要仰英伦足总的鼻息。当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的足总才是老大。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运动中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联合起来。
1904年国际足球协会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当时的成员国只有法国,丹麦,瑞典,荷兰,瑞士,比利时以及代表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
早在国际足联成立之初,就有计划要举办专门的足球锦标赛。因为虽然从1908年起,足球已经成为了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但是当时的奥运会更强调参赛运动员的业余性。所以国际足联一直希望能在奥运会之外创办职业球员也能参与的国际赛事。举办世界杯的想法虽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因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英伦足总们并不感冒,加之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迟迟悬而未决,直到1926年的巴黎会议上,终于投票通过正式举办第一届世界杯的决议。
当时提出申办的一共有五个国家: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和乌拉圭。由于大多数的会员国都是欧洲国家,国际足联的总部又在欧洲的巴黎,所以国际足联很希望能在欧洲举办第一届赛事。但是刚刚获得奥运会足球金牌的乌拉圭志在必得,提出了令国际足联和其他参赛国都无法拒绝的方案——不但允诺新建场馆,而且还承担各个参赛国的所有开支。
于是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当即拍板:“Oh my God, 定他!定他!”为了他的这个决定,世界杯的金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雷米特杯。
可惜,英伦的四大足总以路程太远为由拒绝参赛。第一届赛事注定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第二回 一十三支参赛队,两个星期决雌雄
1930年7月13日至30日,在乌拉圭的首都蒙德维地亚,第一届世界杯拉开了帷幕。
因为比赛在美洲举行,美洲国家踊跃参赛,而欧洲国家一则因为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二则因为路途遥远,很多俱乐部不愿意无谓放人,所以不少国家最终放弃参赛。
最后13支国家队抵达了乌拉圭。他们是:
乌拉圭、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秘鲁、美国、墨西哥
法国、比利时、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其中南美洲来了5支,北美来了2支,欧洲只来了4支球队,其中法国和比利时是国际足联重要官员的祖国,而罗马尼亚的国王是超级球迷甚至亲自挑选了队员。
这届世界杯是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次不必参加预选赛的杯赛,如果中国当时赶上去南美的轮船的话,倒是可以直接冲出亚洲了。
参赛的13支球队分成4个小组,4支小组第一出线:乌拉圭、阿根廷、美国、南斯拉夫。
再通过交叉对决产生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乌拉圭和阿根廷。
最终乌拉圭4比2获胜,继夺得奥运会冠军后,夺得第一届足球世界杯的冠军。
因为乌拉圭队穿着天蓝色的队服,因此被赞誉为“蓝天队”。
第一次杯赛少不了闹出点笑话,比如南斯拉夫因在半决赛中溃败于乌拉圭,所以拒绝参加三、四名决赛,组委会当时也手足无措,便直接直接取消了三四名决赛,而让南斯拉夫和美国并列第三。
打进此次杯赛、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球的是法国队员洛朗,他还是一名印刷工人。
本届杯赛的金靴射手是攻进8球的阿根廷选手斯塔比尔。
本届杯赛最特别的选手是乌拉圭的卡斯特罗,因为他只有一条手臂,但这位独臂前锋率领乌拉圭过关斩将荣获冠军。
更加离奇的是乌拉圭和阿根廷两国竟然因为决赛的输赢而断交了5年,也算是世界杯对政治影响的第一例,不过和以后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影响,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呢!
这正是:乌拉圭得偿夙愿东道夺冠,美欧洲一十三国共襄盛举。
欲知四年以后的第二届世界杯又会发生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且看下回分解。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文章持续更新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