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明天是妈妈的生日。于是,两好凑一好,我们决定今天一起给妈妈过个生日。
过生日,就得订蛋糕。正好昨天晚上聚餐的时候,同学给订了一个超好吃的蛋糕,又分享了店主的名片(谢谢斐斐同学,经常有种斐斐同学就是哆啦A梦的感觉,全能班长!),于是联系了一下声音很好听的店主,订蛋糕。
老爸老妈急忙拦我:不用订蛋糕了,我们吃个饭就行。再说了,也没人爱吃蛋糕。
我:昨天晚上我吃过了,他们家的蛋糕很好吃,你们肯定都喜欢。我给你们看看他们家的蛋糕图片,可漂亮了。我们挑一个最喜欢的就行了。
爸爸妈妈虽然还说着“真的不用订了,多浪费钱啊”,但我还是下了单,付了钱。
我知道,他们虽然嘴里说着“不用了”,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付钱的时候,正好被儿子看到了,儿子说:妈妈,蛋糕好贵啊。
我和儿子说:小声点儿,被姥姥姥爷听见,他们会心疼的。这是我们的小秘密。我们要让姥姥开开心心地过生日,好不好?
儿子点头:对。反正姥姥一年才过一次生日。这是我们的秘密哟。
我的父母,已经接近七十的两位老人了,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资,却还是舍不得花钱,给我和姐姐带大了3个孩子,做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接送孩子,什么都做。每次要给他们买点儿什么东西,都是说“我有,你不要浪费钱,你挣钱不容易”。但一旦你真的买了,他们就会很高兴。
这大概就是多数中国式父母的样子:一辈子只为儿女考虑。
想起来,《奇葩说》有一期的议题,就是讨论要不要让父母去养老院。最终马薇薇的一席话,让全场的人泪流满面。她的意思总结总结,大意就是:如果选择在父母老了的时候和他们住一起,需要承担生活琐事的磨难,可能会天天吵架;吵吵闹闹和父母过一辈子,等他们离开的时候,你可以和父母说:“你们这一辈子对得起我,我这一辈子,也对得起你们。”可是,如果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你的中晚年会很幸福,家里不会吵架,可以安心过二人或者三人世界,只要周末去看看父母就好。但这个选择背后的痛苦是,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因为一些琐事,就离开他们了呢?
至于父母提出去养老院,是因为他们“懂事儿”,但子女就真的忍心让他们做出这种牺牲吗?为孩子着想,父母真心愿意委屈自己,可是,我们就能坦然无愧得接受这种真心吗?他们说自己愿意去养老院,就像我们向他们报平安一样,都是真心的,但真心的话,却不一定是真话。
想起来,之前去养老公寓为他们做志愿服务的那些老人,尽管他们已经失智了,可是他们最高兴的就是子女来探望自己。一个奶奶,经常和我们说:我要赶紧好起来,孙子结婚,我还得去参加呢。虽然我们都知道,失智是无法治愈的。还有一个奶奶,下楼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儿子的车,当儿子以工作为理由离开的时候,奶奶就站在那儿,一直到再也看不到。眼里的那种不舍与眷恋,都让我忍不住泪目。
那个养老公寓,我看到的,是还充满着爱心的护士和护工,他们会经常想各种办法让老人过的开心一些。尽管如此,那毕竟,还不是自己的家啊。
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我还是不好意思和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但是,我们可以一直一起,过着我们烟火气的生活,俗气,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