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并没有对错,但是“三观不合”会直接影响意识中的相似性。一个人是否会喜欢另一个人,恰恰是由当事人能够感觉到的相似性的数量来决定的。
01.
《论语》有云:“志不同,不相为友。”
这句古语恰巧映射出三观不一致的人,根本无法走到一起,无须勉强彼此成为朋友。
其实所谓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一致,大概就是两人有着相似的目标,交流中不需太多的解释,保持互相尊重的独立,不用讨好似的顺从。
三观不合,像攀登雪山时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交流中需要处处解释,聊天挑开心的话题,这种顾及式的相处模式怎么会心情愉悦。
其实判断三观合不合,可以先看一则成语故事《管宁割席》。
华歆和管宁在学堂读书时是同桌,不分彼此,感情很好。
有一天,老师要他们两人开辟学堂后的荒地,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个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从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读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
破镜无法重圆,席子割断了也无法再拼起来,一段感情就此逝去。三观不同的人绑在一起,就像管宁和华歆,最后也只能分道扬镳。
02.
一生很长,我们要与八万人有交集,没有谁离开谁不能活,只有谁离开了会更好,有谁会更好。
我喜欢小溪,你喜欢大海,这不是三观不合,只是三观不同。可是你非要说我喜欢小溪就是心胸狭窄,见识太少,而你喜欢大海就是格局大,就是见过世面,这才是三观不合。
我喜欢吃西餐,你喜欢路边摊,这不是三观不合。可是我喜欢吃西餐,你说我装,你喜欢路边摊,我说你Low,这才是三观不合。
我喜欢假期外出旅游,你喜欢宅在家里,这不是三观不合。可是你说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无非就是晒晒朋友圈,这才是三观不合。
我想,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磁场这回事,沿着三观向外辐射。有人说了千句还是拉不近距离,有人坐在对面不说话也不尴尬。频率相似的人顺其自然就会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也在翻山越岭,始终到不了。
三观不合的人永远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所以才有了点赞,所以更无话可说。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真正的朋友。
03.
友情需要三观一致,爱情同样也需要三观一致,三观一致很重要,并不是说要三观一致,而是互相能够接受对方三观。
一段感情走到陌路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一个人在改变,另一个人却没有。步调不一致的感情,永远都是如履薄冰,分手只是最后的剧终。
能够走在一起的人必定存在一个有趣的灵魂。
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并愿意俯下身去听你说那毫无营养的废话和你交流,提出一些你没有听过的观点,颠覆了你短浅的想象力及三观。
最近重温了电视剧《安家》,再一次被剧中房似锦和徐文昌的爱情故事感动。
房似锦出生在一个极其缺乏爱的原生家庭,一口气没压力的10公里健康跑、早餐吃两份、撬同事的单、吃面声音永远最大,在所有人都只看到她缺点时,徐文昌爱上了她。
爱上她不是因为看过她所有窘态后的同情,而是因为她的三观。
鲁大师找她卖房时,她没有因为对钱的渴望而失去底线。
当妈妈一次次出现问她要钱时,她明知这是无底洞,却还是每一次都凑钱甚至去借,以此来填补这个窟窿。
当徐文昌说自己有一个儿子需要共同抚养时,没有一丝犹豫,她说愿意一起抚养。反倒在知道徐文昌没有儿子还是富二代以后犹豫自己配不上徐文昌。
就是这样一个独立自强的房似锦让徐文昌更加喜欢她。
后来他们终于在一起了,才发现,他们真的不只是三观相合。
人这一生,最幸运的不是你遇见多少朋友,而是有人和你三观相合,相处舒服,能够走进你的内心。毕竟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于千万人之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感情上完全协调的两个人。有的只是相互妥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