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拓展了你的生命思考了吗?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赫尔曼•黑塞

2020开年在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将会永远铭记这场世纪性的“封城”之困和“抗疫”之战。 

人类在经历过多场此类死亡惊吓之后,面对新的一场疫情仍然一样惊慌失措和无能为力,这是我们在自然威力之下的渺小和无助。当然,我们也做出“人定胜天”的努力和抗争,对最后的胜负我们一直成竹在胸。

人类是一种乐观的生物,用我们数万年进化走上生物链顶端位置的自信和智慧抗击着一次次非人为或人为的灭顶之灾。在2020年这场疫情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做着自认为分内的事情,为抗击这场疫情做出最大的努力。但作为普通的个体,在这场疫情面前除了为逆行者医护人员和专业科研工作者祈祷鼓劲并拼尽全力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之外,其实能做的已非常少。

海子的诗令人向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今天的我们却无意关心幸福、旅行和花开,今天的我们只关心粮食、健康和病菌。

在人类每次命运大考面前,面对心中不断生发的无力之感,我们或许都可以回望我们人类遥远的从前,去那里寻找充沛的智慧和坚定的力量,赐予傲慢而渺小的我们穿过灾难窄门的勇气和慰藉。 疫情之殇,我尝试再次回到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人类历史框架中,以期站在足够遥远的距离和足够广阔的视觉去寻得一个更加客观和智慧的答案。

01  凡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强大

“在上一次冰期结束后的13000年间,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发展成为使用金属工具的、有文字的工业社会,另一些地区仅仅发展成为没有文字的农业社会,还有一些地区则仍然保留着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这种历史上的差异对现代世界投上了持久的阴影,因为使用金属工具的、有文字的社会征服了或消灭了其他类型的社会。” 

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历史与动物的历史分道扬镳大约发生在700万年前开始于非洲。约当此时,非洲猿的一个种群分成了几个种群,其中一支继续演化成现代大猩猩,一支演化成两种现在黑猩猩,还有一支则演化成人类。

在最近这13000多年间,人类一边相爱相杀一边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和天灾人祸一起进化成今天能制造核能、能开发互联网、能创造人工智能的当代人类。

人类似乎天生习得一种无上的自负:地球的至尊王者,舍我其谁?然而,每当一场猝不及防的病毒传染以肆虐的脚步潜入进来,人类的勇气和自信总会瞬间被瓦解,然后向死而生。 病菌一直是人类的天敌,也是牲畜送给人类的致命礼物。“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它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虽然奇怪的是引起我们人类的流行疾病的大多数病菌几乎只局限于在人类中流行。” 经过人类艰苦卓著的努力,上述的各种传染病基本已被攻克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但各种新型或变异的病毒却排着队继续前赴后继地前来攻击人类:全球最近百年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突发疫情就历历可数:譬如,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SARS、H1N1流感以及MERS。而每一次疫情肆虐,人类的损失也都无比惨重。 

此次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据专家科普此病毒是一个十分狡猾而聪明的病毒。依我猜测,那一定也是个非常有雄心和自负的病毒,不然怎么胆敢直接挑战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这次新冠肺炎病毒一开始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优势将一个有着上千万人口的泱泱大城一举拿下,并在极短的时间迅速攻占各战略要地,如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广东、河南、浙江、湖南、安徽等重大省市。

抗疫期间,我们就像穿越一场无比魔幻的电影,其中的情节完全脱离我们的想象,甚至有一刹那魔幻得让人忍不住怀疑这是否是现实:过了几千年的中国春节突然按下暂停键;繁华喧闹的都市一夜之间陷入静寂;咫尺之遥的亲人对面不得相见……。

疫情伊始,从武汉封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似乎活出了一年的长度和厚度:每天随着疫情数据起起伏伏的心情,时而坚定时而动摇的抗疫信心;连载小说一样日日更新的悲伤故事;突然进入思考范围的人生重大问题:生离死别、粮食健康、B计划、安全屋、事业重启……。

2020年2月14日情人节前的一天,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整个人间才算是彻底活了过来,窗外有了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样子,阳台上的阳光也开始有了太阳的温度。而就在这一天全国疫情数据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信念是宏大的,而困难具体得需要我们一寸一寸去克服,最终的抗疫胜利乃是一场全民的胜利。

虽然不是人类学家,也并不那么关心我们祖先起源于非洲抑或是美洲,但我喜欢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笔下所描述的人类起源故事:“公元前11000年左右,世界上一些地区开始了人类村庄生活,美洲第一次有人定居,地质学家所说的更新世和上一次冰期已经结束,全新世已经开始。在那个年代的几千年内,动植物的驯化至少在世界上的一个地方开始了。”  

相信今天我们遭遇的这场疫情大概率也终将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朵小小的浪花,甚至只是一阵难以察觉的涟漪,最终会缓慢而彻底地消逝在后人的记忆里,但我们人类的心灵因抗击这次疫情而刻上的基因终将会把人类带到更遥远的未来。 

02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这场世纪疫情从中国中部一个有着最美樱花的城市开始爆发蔓延,最后全国31个省及自治区全部沦陷,无一幸免。与此同时,一同沦陷的还有其他数十多个国家。

作为这次首先被病毒选中的局中人,我们没有选择,只能迎战。2020年2月20日国家举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再次明确指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凶,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中央指导组将职守武汉,不去武汉之患、不解全国人民之忧、不获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决不收兵。 

回顾人类历史,似乎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举国上下集中决策、快速纠偏、组织力量、协调资源,统一步调、果断行动、共克疫情,于闪电般的行动力将14亿人民的生命安全置于强大的保护网中。虽然在这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噪音,各种误伤,各种无法两全的牺牲,但大幸的是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为最后战胜疫情提供了绝对的保证。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 戴蒙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章节中写道:“今天的中国无论在政治上、文化上或是语言上似乎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至少在外行人看来是这样。它在公元前221年就已在政治上统一了,并从那时起在大多数世纪中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局面。自从中国开始有文字以来,它始终只有一个书写系统,而现代欧洲则在使用几十种经过修改的字母。……因此,不但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大熔炉,而且连提出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这个问题都似乎荒谬可笑。中国一直就是中国人的,几乎从它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早期阶段就是中国人的了。”

小时候学历史,很早知道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世界上非常牛叉的一支人类文明,又因为自小生活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任何关于苦难和饥饿的记忆,因此天然地认为中国至始至终牛逼。即使后来历史知识渐长知道了我们有"沉睡"的二百多年清代史,也有让我们父辈心灵底色涂抹不上阳光的近代苦难史,但相比于中华文明漫长的光辉岁月,仍然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不就是一朵小小的历史浪花吗?

中国,一个至强至美至善的国度,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先曾经一次又一次到达过的至境和高度,而今天的我们也必定有着更为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更为宏大的事业蓝图。

是啊,如果我们刻意要淡忘,曾经的苦难绝对不会成为中国00后、10后快乐少年的任何生存记忆。我们站在今天看向未来,确信这样一群内心富足快乐聪慧的少年也定会将中国的未来推举到我们无法触及的高度,以及无比从容优雅的辽阔。

 03  你始终都是被神深深眷顾的那一个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哲学家塞涅卡也说:“我们何必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 

在这个兵慌马乱的早春,因为一场疫情,许多人的命运已然被彻底改变了:有人的生命钟摆永远停在亲人的哭泣里,疫情之下,每个死亡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不忍卒读的悲伤故事;也有人的“锦绣前程”彻底葬送在这场疫情里,非常时刻,每个玩忽职守的行为都与悠悠苍生性命息息相关。我们悼死者、救患者、庆生者、恨渎职者。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不仅放大着悲喜,也放大了善恶,更放大了灵魂的虚实。 

一度看着前赴后继不断奔向重大疫区的医护工作者也会问自己:如果当初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或者儿科医生任一职位足够吸引我,依着自己的性子是不是就会将此一生沉沦在希波克拉底誓言里日复一日看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在眼前不断上演,若然,那疫情期间的我也大概率会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无问西东。只是一念之间,我已在事件的千里之外,心怀悲喜却已无能为力。 我心中美好的人间是大义和小爱浑然一体,伟大和平凡共处一身:在危难面前,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也没有谁比谁更卑微:使命当前,普通人选择成为英雄;太平盛世,英雄甘为一介普通人。正如《宸汐缘》里九宸战神对云风上神说的:“太平之时,我们可以风花雪月,逍遥度日;危难之际,我们便要挺身而出,护佑苍生。”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平常却打动人:时至今日才明白,真正的国泰民安,是车水马龙,人潮拥挤,每天都能拥抱到爱的人……

那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我们曾经那么的不在意,而在共克疫情时刻才真切地领悟:与家人爱人柴米油盐守在一起,齐齐整整,平安喜乐,已是人间莫大的幸运和福祉了,何况或有幸再添上一份额外的功名与成就。 作家庆山对读者说:在这段重要的特殊时期,记得通往、深入自己的内在。如果能够重新整合自己的生活态度,重塑信念,这或许是重生与重启。等艰难的时刻过尽,你将给予自己更深沉与健康的生命。 

我们当然这么期待!

 04  结束语

人类有时候会被自己的伟大以及取得的成就所震撼,从而产生神一样的傲慢和自负。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去年夏天与隔壁学霸校友约在书店见面,同样嗜好阅读的我们一起在书店“物理数学科学区”看了一下午的书,已很久不看物理数学书籍的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将《宇宙的地图》整本书认真地看了一遍,才发现在浩瀚的宇宙里,地球连作为一粒尘埃都嫌小,更别说寄生在地球上七十多亿的芸芸众生了。那一刻看向深隧的大宇宙深处,心域瞬间被扩展到无限大,所有曾经被自己认为是天大的挫折和磨难也开始化作盈盈一握的流沙。

人类发展到今天,无论任何个体多想偏安一隅或置身事外都无济于事或是战略失误。媒体人秦朔说:“没有旁观者。我们都在场。” 一切的苦难和福祉都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更是人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宿命是每个国家、每个组织,乃至每个个体都必须接受的未来。

就如2020年早春这场世纪疫情注定会成为我们每个生命个体一次非同寻常的生存体验。我们付出了代价,我们得到了教训,而这所有的一切也终将会过去,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旅程,骄傲如人类我们会继续拼尽全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伊塔洛•卡尔维诺借马可•波罗的口说出我们人类终极的出路:“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