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和女友一起晚上饭后走路,遇到一个以前的朋友。已经三十多年不见了,除了身体的发福外,没多少改变。因为也算小城某单位的要职,所以也偶尔会听说起过他的一些仕途经历。
因为认识的时候,都是小城所谓的文学青年,所以,我们的话题还是写作,我们关心的还是他有没有继续写字。前几年,知道他出了一本关于欧洲旅行的书,陈列在小城某风景区的特产店里,有时和朋友过去玩,会骄傲地说,这个作者我认识,以前跟我们一个文学社团的。
那天的遇见,我们的话题居然还是关于写字关于文学。我问他,最近有没有写什么?有没有出书?他很骄傲地说,从那本欧洲游记后他又出了两本书,这样他已经出了三本书了。“我的目标是有生之年出十本书”他豪情万丈地说。接着又说,他坚持每天写一千字,已经坚持了三年。
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转发的他的文章和诗。依然还是那个充满激情的人,虽然已人到中年,字里行间,激情依然又多了些中年的睿智和深沉。
他问我和女友,还写不写文章。我们很是惭愧地说,除了偶尔记点流水账,基本不写了,这些年来,慢慢让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己渐渐坠入了柴米油盐老公孩子的琐碎日子中,文学,真的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梦了。
我们聊起以前经常混在一起的一群文学青年。除了他,还有谁依然在坚持,有了什么成绩。谁弃笔从了商,用当初酷爱写诗的热情经营着他的品牌从而成就了服装届一个名牌,创立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谁又继续深造成了大学教授……谁平日里还会写些小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熟悉的名字,让我们又回忆起了青春的那段日子。
和女友说,要不要再去找回文学青年的感觉?女友说,我们骨子里其实还是很文学的,虽然写的不多,但是我们还有博客偶尔也会写上几篇。我们还会看书并且经常交流,更要紧的是,我们还保有我们的清高,不和不喜欢的圈子交融。我们聊家常,但是更多聊的是诗意的家常……
女友说的还真有道理。这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朋友圈里还是我们这几个,说明我们其实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特质,凡尘琐事没有让我们变得庸俗。
记得有一次我对朋友说,我可以容许自己变得平庸,但我不能原谅自己变得庸俗。
不庸俗靠的是什么?我想就是一份骨子里的文艺范吧,哪怕是伪文艺也行。
这些年来,看书写流水账和不变的朋友聚一起,就是一种坚持,坚持自己的不庸俗。
我的一个朋友她每星期坚持三个晚上上书法和美术课,其他三个晚上每晚练两小时字。
我的一个同学一个晚上练瑜伽一个晚上练古筝。
我的一个网友每晚散步坚持了七年。
我的一群博友每天早上坚持给孩子做早餐每天晒早餐,坚持了近四年。
……她们的坚持又是为了什么?女友的字越写越好,她说写字让她学会了静心。同学说瑜伽和古筝让她变得更女人味。网友说散步让她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博友说做早餐让她收获了孩子感恩的心……
我想,任何一种坚持都会有收获的,坚持就是一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收获。
好吧,我现在的坚持是每天写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