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大学?初中父亲的两个问题

“如果爷爷要挣钱,他会先怎么做呢?”一位爸爸问他儿子。

“给别人干活,干活就能挣到钱。”孩子说。

“是的,那给谁干活,又怎么知道有没有活呢?”爸爸追问。

“嗯,他可以问别人。”

“问谁呢?”

“问与爷爷关系好的人呗。”儿子说。

“是的,你说的很对,”

父亲等的就是孩子的这句话,下面将给孩子进行一场很经典的分析。

原来他们家住农村,孩子现在上高二了。农村孩子想要有出息,唯一的办法是多读书。

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这在赛跑中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如果他们努力加把劲再往前冲一点,考上大学的希望性很大;如果保持现状或松懈一点,那么很可能就名落孙山了。

父亲知道孩子读书也是个辛苦活,每天六点钟起床,23点才能睡觉。因此觉得不能只空洞地说要孩子加油,让孩子能自我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这才是关键。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些问话。

父亲继续问:

“爷爷跟谁关系好呢?”

“村里的保国爹还有贺家村的贺爷爷。”

“是的,爷爷想要挣钱,他会先问身边关系好的人,哪里还要干活的人。”

父亲说完爷爷,话题一转问:“那爸爸要挣钱呢,会怎么办?”

孩子答对了第一个,又用同样的方法来回答:“做泥工,你之前不是经常给人盖房吗?”

“是呀,爸爸接触的人都是做泥工的,所以要挣钱,就可以联系这些熟悉的泥工师傅。”父亲肯定了孩子的回答,话一转又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吗?”

孩子不是很肯定地说:“因为和他们关系好,又是同路人吧。”

父亲绕了这么大的圈子,让儿子自己说出了很多道理,后面再讲孩子就理解得更透彻了。

“是的,我们想要挣钱,就得找这些人,这就是我们的圈子,我们也很难跳出这个圈子。你现在上高二,如果将来考上了大学的,你会结识更多的优秀同学,等你们大学毕业,你们就拥有了更多的好圈子。”

父亲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所以,爸爸希望你,将来不要像我和爷爷那样挣钱这么辛苦,也认为你有能力考上大学,进入更好的圈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