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读书《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边学习,一边记录一些感悟,以便随着时间的积累能够提高自己得语言能力和语言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舒明月,畅销书作者、文学评论人、写作教练。对语言文字高度敏感,有甄别汉语写作的火眼金睛;擅长文本细读,能够迅速识别文笔的优势与不足处,著有《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畅销十万册。
1
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这是作者的书名里展示出来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作者认为,在提升文笔的训练中,读比写重要,只读不写,写作仍旧可以提升,但只写不读就未必了。
我的感受是,记得以前读了好多书,总感觉有好多想法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可是提笔写的时候就又没有动静了,不知道怎么写出来。后来加入了很多写作训练营,他们的鼓舞人心的话都是,“只要开始写,就已经超越了90%以上的人。”于是,不管写什么,每天都会写一点,准备日积月累,孰能生巧。
可是,写了两年多的时间了,还是写不出文笔简练的文章,甚至最近一段时间总感觉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字可写。现在反思:总以为练习写了,就会慢慢提高文笔,其实比练习写作更重要的是要多读书。最近一年好像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只写不读,现在已经想不出来要写什么了。
2
语言文字何其精微复杂,埋头硬写绝对难以搞定,必须阅读经典作品,取法乎上,写作才有可能获得实质提升。
下面举例说明,我们该怎么样取法呢?
鲁迅《秋夜》的著名起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中学教案是这样讲解的:
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
台湾小说家张大春的说法是:
如果将鲁迅的原句修剪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样的两个句子,乃至于“我的后花园有两株枣树”这样的一个句子,一旦修剪下来,都将无法体会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修剪之后的句子也将使《秋夜》的首段变成描写枣树的准备;然而鲁迅根本没准备描写枣树呢,或者应该这么说:枣树只是鲁迅为了铺陈秋夜天空所服下的引子,前面那四个“奇怪而冗赘”句子竟是写来为读者安顿一种缓慢的观察情境,以便进入接下来的五个句子:“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任何读者,只要认真跟随鲁迅的文字,他的大脑里呈现出的情境:镜头的转移以及画面的切换,一定和张大春所言如出一辙。
我跟着这样的文字,也能想象到,这样的情境。但是,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境,却不能用这样的文字传达真实的情境。所以,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3
忽然想起了007的写作原则,“用输出倒逼输入,根治拖延症,养成写作习惯,提高思考质量,……”
其中输出就指写作,输入大多数时候就是指阅读。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倒逼自己阅读更多的书,阅读更多的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质量,从而提高或者改善当前生活质量。
所以,写好文章的前提是阅读更好的书和文章。
加入007不出局全球写作社群,用输出倒逼输入,链接更多优秀的人。扫码加入,我们一起陪你练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