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圣人,孔子、朱熹、王阳明、曾国藩。
立德、立言、立功,成就三不朽。
明朝正德年间,江西土匪四起。王阳明临危受命剿匪,用几千人平复十年匪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山贼平定后,王阳明凯旋回到赣州,颁布文告,兴办学校,制定《南赣乡约》,刻印儒学经典,提高教师待遇,还整修了城内的濂溪书院(这所书院在清末更名为阳明书院)。
一时间,南赣地区,书院林立,好斗逞凶的民风民俗得到改变,南赣风气为之一新。
特别是王阳明对畲族的教化,当时与官府对抗的多为畲民。王阳明通过教化畲民,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
经过王阳明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的综合作用,闽粤赣交界处的畲民由此“去蛮化”,“梗化”“顽民”开始“新民向化”。
坐中静,破焦虑之贼;
事上练,破慌乱之贼;
舍中得,破欲望之贼。
三贼皆破,万事皆成。
在过去的教育里面,我们被教授说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哲学,仔细琢磨,依旧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明方向。
坐中静,破焦虑之贼
王阳明说:“心不安定,则一事无成”。一个人若是心静不下来,那么这辈子什么也做不成。
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外面喊杀震天,火光四起,王阳明却充耳不闻,旁若无人地给弟子讲书。
《年谱》记载,当时战事不利,部队畏敌怯战,手下来报战报,王阳明平静地下达指令,处死指挥官,然后又回到座位上。
众人惊骇,王阳明却说:这样的措施也是兵家常事,何足介意?
当得知宁王朱宸濠被擒获之后,众人面露喜色。王阳明却依然镇定自若说:听说朱宸濠已经被擒罢了。
这个消息应该不会有假。据闻叛军也死伤惨重,说完继续讲学。
古人讲:每临大事有静气。越是面临人生大事,越要保持内心的镇静。
戒生定,定生慧。一个人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克服焦虑,生出智慧,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事上练,破慌乱之贼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阳明与弟子陈九川的一段对话。
陈九川学识渊博,做事却十分慌乱。为此,他感到不解,就去请教王阳明:“平日里感觉自己学的知识都能掌握,但一遇到事,就乱了手脚,这是为何?”
王阳明笑答:“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无论做什么,只有经过磨炼,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有所成就。也就是说理论终归要实践,要坚持不懈下功夫。
王阳明18岁的时候,为了探寻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邀请很多朋友“格竹子”,其实就是盯着竹子苦思冥想事物的道理。
没过多久许多人都开始头晕眼花相继选择放弃,而他一直盯着竹子冥想了整整七天。
这种耐磨的性子,后来也一直延续了他的一生。当然王阳明也初步认识到,要致知,还要事上练。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坚持不懈的深入实践,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最终还是要落在行动上。
舍中得,破欲望之贼
王阳明曾说:人人皆可为圣。
只是有些人内心欲望太多,事事都想做,却事事很难有所成就,最终也失去了兴趣。
要破除内心的欲望,一个人的内心才能重现光明。
王阳明认为,做人应当“求减,不求增”。
所求甚少而所得甚多,是意外之喜;所求太多而所得甚少,则让人失落。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蝜蝂传》:蝜蝂,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的过程中,无论遇见什么东西,都会抓过来扛在背上。
有时人们见它可怜,便替它除去背上的杂物。可是只要它还留有一丝力气,仍要不停地抓取东西。
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蝜蝂最终被累倒在地。
就如同蝜蝂一样,得寸进尺也是人类的劣根性。
用手去抓一把沙子,手攥得越紧,从指缝间漏掉的也就越多。
相反,如果松开紧握的拳头,得到的反而会更多。
王阳明说:“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减轻心中过度的欲望,方能明白天道有常,知道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保持内心的沉静,破除焦虑,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保持足够的行动力,破除慌乱,我们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
保持内心的清明,破除欲望,我们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知行合一,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人须在事上磨,才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