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是新入选部编教材的一篇经典课文。历史学家顾颉刚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写下这篇文章,告诉读者如何读书、学习。这篇文章不论在思想上,还是结构、语言上都是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常规《怀疑与学问》的:
一、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怀疑与学问”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从文中画出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一结构示意图,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读第六段,思考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最后一段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揣摩文章语言。
这节课的教学紧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都教到了。有什么问题吗?看似没问题啊!再来看看肖培东老师如何教学这一课的。
肖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议论文,该怎样教他们呢?真替肖老师捏一把冷汗,按照我们上课的那个思路肯定是不行的了。
肖老师自有高妙的办法。
他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议论文,就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了。
第一个环节:换标题明论点。如果这篇文章的题目不叫《怀疑与学问》,而改用文中的某个短语或某个短句,你会用文中哪个短语或哪个短句?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但肖老师却不露声色。学生读课文后有了答案,共七个标题。肖老师不做点评,只让学生把标题在书上标好序号,接着又把问题又抛给了学生:哪几个标题,你觉得其实是不可以的?哪几个标题仔细思考还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又要再次进入文本,思考这几个标题恰当与否,肖老师在引导学生辨析的同时,又一次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最后明确:课文标题是论题,前两段的那两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这样自然引出了论点这个陌生的词语,课堂的进程顺着学生的思路缓缓流淌。肖老师还没有满足,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两个句子做标题?为什么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呢?从而启示学生理解不同的标题有不同的作用。
对比我们的教学: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就会发现肖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巧。通过找短句换标题这个语文活动,学生两次进出文本,完成了对文章观点的把握。
第二个环节:改换句子理结构。肖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六个段落中,哪个句子很具体地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大意义?学生找到第六段的第一句话:“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肖老师先让学生把这个长句换成两个短句,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话放在哪一段开头最好。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句话就是文章的分论点,然后再填写课后练习一文章的结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理清楚了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须疑”,第三四五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六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肖老师继续发问:能否把第六段放在第三段的前面?把握两个分论点之间的层进关系。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
第三个环节:重点探究,学以致用。肖老师问学生:文章第六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议论文是陌生的文体,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论证方法。一个学生说“举例子”肖老师趁势引出这在议论文中叫做举例论证,引用名言就是讲道理,议论文往往摆事实,讲道理。
接着结合课后练习进行语言训练,明确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好,一般老师讲到这里就停止了,但是,有时候往前走一步就是"天光云影共徘徊"了。肖老师又带领学生继续往前走,达到了这节课的高潮。
“你能就最后一段提出你的怀疑吗?写法上有无百密一疏的地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打开,他们用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再去读课文,真真读出了文章不严密的地方。“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正是运用这节课的所获得的知识去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个课例,我读了多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肖老师紧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老文新教,教学设计新颖,独特,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看似简单浅显,实则走到语言的深处。可谓四两拨千斤。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了极致,给我们的实用类文本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议论文教学,缺少的是语文活动的设计意识,学生在文字表面徘徊,难以进入文章的内里,教的太浅。教学设计千篇一律,呆板缺乏创造性,使课堂教学走向枯燥和乏味。
这堂课也给了我这样一些思考:
1.到达目的的路有多条,不要老想着省力气,走平坦的大道,那样可能不错,但索然无味。美丽的风景往往藏在丛林茂密的幽径上。
2.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和思维,而语言和思维的学习是在阅读中学习的,不要剥夺学生感悟和发现的权利。
3.静下心来研读文本,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没有自己的思想是上不好语文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