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7月8日
此时,我正在G8530次列车上,正一遍遍听着朋友录下的《成都》,带着思念,带着期待,带着约定,开启了我的说走就走……
对,我就这样走了,一人,一包,一手机。这个决定,是在公交车上做的,当然有小怡和大琴的推动,芳子的热情召唤,没有丝毫准备,甚至没有过多犹豫,没来得及多想,就定了车票……
只是,此时,我要记录的,是小怡、大琴和我,关于四年、三年和三天。
—1—
三天,我们很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一起,我们在重庆、在璧山,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坐轻轨,一起说说不完的话。
其实,这三天是按日期算的。7月6日下午将近三点我们三个碰面(小怡和我一点多在重庆北站见面)、7月8日中午一点左右我们三个分开(小怡和我前往北站)。
第一天,我们在璧山,吃了美味的火锅,见到了大琴的另一半,逛了璧山秀湖公园。太久不见的我们,一路上,叽里呱啦,说个不停。一路上,美丽的景致,除了凉爽的清风熏染出来的轻松与惬意,其余的,倒忘了一一去欣赏。不过,拍照时,兴奋之余,顾虑太少,小怡的雨伞从桥上坠入湖中的那一刻,估计会永远刻在心里。沿着湖边闲逛时,遇到了木本曼陀罗,曼陀罗,熟悉而又陌生的花,只是本能的想要记下。
第一天,在卧谈会中结束……
第二天,去了磁器口、渣滓洞、张杨二将军纪念馆、白公馆,遇到了能说会道的景点历史通——23岁的司机小哥。这样的行程里,课本中《小萝卜头》《西安事变》、小说《红岩》中的诸多场景都显得黯然失色,每一步,用脚丈量的土地,都会让你印象深刻、刻骨铭心。历史,或许,真的只有踏上那片土地,才会让身临其境,让你忍不住,哽咽心痛,泪流满面。
在沙坪坝吃酸辣粉和凉面时,小怡又吐槽了大上海让她不习惯的甜食,后来,我们说到了新疆的美食,那些都是深深的记忆。我想,一个有美食的地方,注定不会辜负每一个过客或行人。
我想,生活之幸,不过是两三友人,走走停停,有风景,有故事,有回忆,当然少不了大琴买的璧山葡萄,小怡分享的诸多独家经验。
第二天,我们看着《我的前半生》,讨论着剧情,带着期待和微微的别离之伤,进入梦乡……
第三天,我们去了朝天门,看了两江汇流,去了洪崖洞,吃了这几天来,最最让人无法淡忘的午饭。
分开,总是会有感伤,然而,所有的行程就像长江和嘉陵江的水一样,有交融,有分流,正是这些不一样的姿态,我们才有更多期待……
这三天,相聚的欢乐,纯粹的情谊,快节奏的行走,悠闲的漫步,思维的碰撞,见识的陶冶,一切的一切,无以言表!!!
—2—
三年,现世安稳,各自安好。
毕业后,小怡用一年的时间考上研究生,回到她的故乡上学,如今,签了上海的工作;小琴,在西大研究生两年,成为璧山小学老师一年;三年里,只有我,当着我的乡村老师,一直待在鬼城,待在我的故乡,待在原地,一直原地踏步,偶尔抬头看看远方,又低下头默而不语。
—3—
四年里,我们在石河子。
一时之间,太多的记忆,难以取舍。
说说小怡,6月28日就硬生生的浮现在脑海里,最遗憾的是,那天,没来得及送她离开。那天,打包行李时,大琴和我说好要送她,笑着看着她的背影离开。只是,后来,我去了饯别会,我以为我来得及回去送她离开,当小怡打电话过来,说她已经离开,已经上车了。抓着手机,接完电话,冲进卫生间,蹲在角落里,泪流满面。后来,之前几乎滴酒不沾的我,晕晕乎乎之中,接到大琴电话,我跟大琴说,我们说走就走,去毕业旅行。(今天,送小怡离开,看着她的背影隐入人群,伤感中带着对上海的期待。对一个城市的向往,或许,很多时候,只是源于某个人。)
四年里,大琴和我,上下床,几乎同吃同住,几乎形影不离,几乎每次放假一起回家,开学一起回校……
曾经的四年,无数的记忆,很浓很深,一一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