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rvice是什么
- service是Android中实现程序后台运行的解决方案,他非常适合是去执行那些不需要和用户交互而且还要长期运行的任务。
- 服务的运行不依赖于任何用户界面,即使程序被切换到后台,或者用户打开了另一个应用程序,服务仍然能够保持独立运行。
- 服务并不是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当中,而是依赖于创建服务时所在的应用程序进程。当某个应用程序被杀掉时,所有依赖该进程的服务也会停止运行。
二、service的两种状态
启动状态:
当应用组件(如 Activity)通过调用 startService() 启动服务时,服务即处于“启动”状态。一旦启动,服务即可在后台无限期运行,即使启动服务的组件已被销毁也不受影响,除非手动调用才能停止服务, 已启动的服务通常是执行单一操作,而且不会将结果返回给调用方。
绑定状态:
当应用组件通过调用 bindService() 绑定到服务时,服务即处于“绑定”状态。绑定服务提供了一个客户端-服务器接口,允许组件与服务进行交互、发送请求、获取结果,甚至是利用进程间通信 (IPC) 跨进程执行这些操作。 仅当与另一个应用组件绑定时,绑定服务才会运行。 多个组件可以同时绑定到该服务,但全部取消绑定后,该服务即会被销毁。
三、启动服务与绑定服务的生命周期
四、创建服务
4.1、创建 Service 的子类,重写onStartCommand()、onCreate()、onDestroy()几个方法。
public class Main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null;
}
//创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
// 启动
@Override
public 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flags, int startId) {
return super.onStartCommand(intent, flags, startId);
}
//销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
}
onCreate():
1.如果service没被创建过,调用startService()后会执行onCreate()回调;
2.如果service已处于运行中,调用startService()不会执行onCreate()方法。
onCreate()只会在第一次创建service时候调用,多次执行startService()不会重复调用onCreate(),此方法适合完成一些初始化工作。
onStartCommand():
如果多次执行了Context的startService()方法,那么Service的onStartCommand()方法也会相应的多次调用。onStartCommand()方法很重要,我们在该方法中根据传入的Intent参数进行实际的操作,比如会在此处创建一个线程用于下载数据或播放音乐等。
onBind():
Service中的onBind()方法是抽象方法,Service类本身就是抽象类,所以onBind()方法是必须重写的,即使我们用不到。
onDestory() :
在销毁的时候会执行Service该方法。
4.2、启动和关闭服务
在Activity 或Fragment 的点击事件 或者生命周期中
启动服务
Intent start = 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
startService(start);
停止服务
Intent stop = 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
stopService(stop);
最后记得 Android 的四大组件 都要在 AndroidManifest.xml 注册:
<service android:name=".MainService"/>
启动流程:第一次启动服务 ->第二次启动服务 ->第三次启动服务 ->销毁服务
在我们第一次启动服务的时候,会执行service中的 oncreate 还有 onStartCommand(前提是服务在之前还没有进行启动) 否则 他只会单独调用 onStartCommand方法 ,使用 stopservice() 就能够实现中断服务的启动。
五、service绑定服务
当其他组件(如 Activity)绑定到服务时,Activity可以向Service发送请求,或者调用Service)的方法,此时被绑定的Service会接收信息并响应。
与启动服务不同的是,绑定服务的生命周期通常只在为其他应用组件(如Activity)服务时处于活动状态,不会无限期在后台运行,也就是说宿主(如Activity)解除绑定后,绑定服务就会被销毁。
三种方法:
扩展 Binder 类
在service类中进行添加一个binder内部类,我们通过前台进行绑定后,当绑定后成功后,客户端收到binder 后,可利用他直接访问 Binder 实现中以及Service 中可用的公共方法。如果我们的服务只是自有应用的后台工作线程,则优先采用这种方法。前提:service服务端与客户端相同的进程中运行。
使用 Messenger
这是执行进程间通信 (IPC) 的最简单方法,因为 Messenger 会在单一线程中创建包含所有请求的队列,也就是说Messenger是以串行的方式处理客户端发来的消息,这样我们就不必对服务进行线程安全设计了。
使用 AIDL
,如果我们想让服务同时处理多个请求,则应该使用 AIDL。 在此情况下,服务必须具备多线程处理能力,并采用线程安全式设计。使用AIDL必须创建一个定义编程接口的 .aidl 文件。Android SDK 工具利用该文件生成一个实现接口并处理 IPC 的抽象类,随后可在服务内对其进行扩展。
5.1、扩展 Binder 类,实现组件与Service交互
流程如下:
1、在服务中:创建 binder子类,让组件能够通过 binder 类实现对 service 的调用,service 中的 onbinder方法返回 binder 实例。
2、组件中:创建一个ServiceConnection 的匿名类。
3、通过点击事件或者其他绑定或解绑服务
5.1.1、创建 binder子类、onbinder方法返回 binder 实例
public class Main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MainService";
private LocalBinder mBinder=new LocalBinder();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mBinder;
}
....
public class LocalBinder extends Binder {
public void start(){
Log.e(TAG, "start:" );
}
public void end(){
Log.e(TAG, "end:" );
}
}
}
5.1.2、创建ServiceConnection 匿名类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MyService.LocalBinder loadBinder;//获取服务中定义的LocalBinder;
....
private ServiceConnection connection =new ServiceConne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
//绑定成功
//调用LocalBinder 里面的任何public方法
loadBinder=(MyService.LocalBinder ) service;
loadBinder.start();
loadBinder.e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
//断开绑定
}
};
}
5.1.3、绑定或解绑服务
绑定服务:
Intent intent=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
bindService(intent,connection,BIND_AUTO_CREATE);
解绑服务
unbindService(connection );
六、启动服务与绑定服务之间的问题
先绑定服务后启动服务
如果当前Service实例先以绑定状态运行,然后再以启动状态运行,那么绑定服务将会转为启动服务运行,这时如果之前绑定的宿主(Activity)被销毁了,也不会影响服务的运行,服务还是会一直运行下去,指定收到调用停止服务或者内存不足时才会销毁该服务。先启动服务后绑定服务
如果当前Service实例先以启动状态运行,然后再以绑定状态运行,当前启动服务并不会转为绑定服务,但是还是会与宿主绑定,只是即使宿主解除绑定后,服务依然按启动服务的生命周期在后台运行,直到有Context调用了stopService()或是服务本身调用了stopSelf()方法抑或内存不足时才会销毁服务。
七、前台服务
- 后台服务的系统优先级还是比较低的,当系统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时,就有可能会回收正在后台运行的服 务。
- 如果你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运行状态,而不会由于系统内存不足的原因导致被回收,就可以考虑使用前台服 务。
- 前台服务和普通服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会一直有一个正在运行的图标在系统的状态栏显示,下拉状 态栏后可以看到更加详细的信息,非常类似于通知的效果。
具体实例:在服务(service)的onCreate()方法中启动通知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Log.d(TAG,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new Notification.Builder(this)
.setSmallIcon(R.drawable.ic_launcher_background)
.setContentText("服务启动")
.setContentTitle("服务").build();
startForeground(1,notification);
}
重新运行启动服务:
八、IntentService
Android 专门提供了一个IntentService类,是 Service 的子类,这是一个异步的、会自动停止的服务。
使用步骤:
- 第一步:新建类并继承IntentService,在这里需要提供一个无参的构造函数且必须在其内部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函数,然后具体实现 onHandleIntent()方法,在里可以去处理一些耗时操作而不用担心 ANR的问题,因为这个方法已经是在子线程中运行的了。
- 第二步:在配置文件中进行注册。
- 第三步:在活动中利用Intent实现IntentService的启动,和Service用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新建一个newMainService类 继承IntentService:
public class NewMainService extends Intent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NewMainService";
public NewMainService() {
super("NewMain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Log.d(TAG, "onCreate: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 {
Log.d(TAG, "onHandleIntent: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Log.d(TAG, "onDestroy: ");
}
}
记得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service android:name=".NewMainService"/>
跟普通Service 一样启动它:
Intent intent=new Intent(this,NewMainService.class);
startService(intent);
结果: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60667/article/details/8277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