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为什么不能误读?审美的基础就是它的开放性,阅读所开拓的就是这种开放性,是阅读建构了理解,不是理解建构了阅读。
2.误读,其实也是积极的审美建构,也有意义。没有人可以拥有数字般清晰的生活,我们所拥有的只是相对的清晰,其余,我们都是混沌的。阅读也是这样,就语言的表达而言,最清晰的也许只有说明书,可是,你愿意放弃文学,一天到晚搂着你的说明书么?
3.他们是我读的最多的两个人——鲁迅和曹雪芹。每一次读他们,我都有新发现。新发现就意味着一件事,我的过去有误读的成分。我沮丧吗?没有,我开心。我用一生的时间贴近了他人,发现了自我,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4.阅读不是为了印证作者,它所印证的是读者自己,过于仰视,你会丧失自我。
5.阐释学有一个贡献,它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审美的移动性和生长性。你知道的,经典作品从来不是死的,它在成长。它为什么能够成长呢?因为我们对它的认知成长了。我们还是换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说法吧——读者的成长是可以带动文学经典的成长的。
6.对孩子而言,体会比理解更重要,身体比脑袋更重要。身体的感知力上去了,一切都好办。
7.赞美总是令人愉快,我觉得愉快不是目的,放松才是,放松或许也不是,自信才是。你知道自信是什么?就是寸步不离的瞳孔。只有自信的人,他的瞳孔才能够与你对视。
8.作家是长着两只眼睛的人,一只眼盯着现实,一只眼盯着虚拟。我愿意把那样的一种特殊的生活看作我的文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