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自然生活的状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的讨论和研究专题,但真的回归自然却如爬到华山之巅俯瞰大地一般,需要一个艰难的努力过程。
何为自然?“自然”这一概念,首见《道德经》。“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回归自然,需要道、天、地、人四者合而为一。用我们现代汉语来表示,就应该是人的生活和行为,应有道德的约束,有敬畏天地生成的规律,有人性至善至诚的规矩,有向上向善向阳的抱负。
一切回归自然,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太强的功利性往往事与愿违。孩童时期就是最纯朴的自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简单却真实,这就是一分自然的天性。然而,在成长路上,逐渐不知自己的欲望何归,逐渐不晓自己的方向所在,就失去了最真挚的自然。
一切回归自然,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就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也就是自然的最好的解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古已有之的真理,所以我们遇到的被喜欢或被轻视,被爱或被烦,都是一些必然的经历。在顺景,不骄不躁,在逆境,不弃不馁,就是顺其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宽阔胸襟。能够这样去微笑面对生活的人,也就必然是大智慧大健康大快乐之人。
生命的价值在于以一己之力,为家庭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也是让老有所依,幼又所靠。顺着父母,不重语气说话,让其安享晚年,就是回归孝顺之自然。陪着孩子,引导善良做人,快乐健康成长,就是回归养育之自然。对自己,不忘初心,不忘记善良之本真,积极向上,乐观奋进,就是回归生命之自然。
让一切回归自然,尽己所能搞好本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多宽容少计较,社会和谐,五谷丰登,国家复兴也就终会成为我们拥有的最佳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