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详细翻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这两段给到我的思考是深刻的看到他人,深刻的反省自己。
深刻的看到他人,就是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也能看到他背后的思考,看到他背后这样做的源头。人都爱听好话,那这种话被迎合,其实听到后感觉是会很舒服的。有这样的人存在,人家也是动了脑子的。
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满脸堆笑,满嘴涂蜜,只是装饰表面,讨对方欢心。这时候,就人欲放肆,而本心之德没了。谁的人欲放肆呢?一是那被巴结的人;二是那溜须巴结的人,他的人欲藏着等机会放肆。这样的人,“鲜矣仁!”仁德是不会多的。
张居正说:“其丧德于己耳。若究其害,则又足以丧人之德。”他首先是自己的仁德没了,而祸害在于足以让对方也丧失仁德。
张居正说,说话的语气和神色,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最可以观察人。有德的人,语气神色都很正。如果善为甘美之辞,迁就是非,阿谀奉承,让听的人高兴,那就是巧言。刻意为谦卑谄媚之色,“柔顺侧媚”,迎合对方的意思,那就是令色。人之常情,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见到甜言蜜语的人,就很容易喜欢他、亲近他。喜欢他,就察觉不到他的奸猾,由此变乱是非,中伤好人,以至于倾家破国,这样的事有很多,所以用人不可不察也。
我认为孔子的仁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仁。能够不被别人的好话所动摇,这份不不被动摇的背后是能够判断别人的目的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的坚定,不会轻易被打破。这份不被打破的背后有着对巧言令色的判断,深刻的领悟。孔子的仁不是一定要学出来的。因为它不以学不学习,而是以做不做到为标准。只要你能做到人,即使从来没有学过习,你也是仁者。由此可见,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高度没有囚徒的思想。不是我是老师,你是我学生,你学习了,你才能做到仁,而是你只要做到仁,即使你没有学习,那我会判定你是仁者。不拘泥于形式,而只看到结果。就像邓小平老先生说的,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这也让我们对学习有一份更深刻的思考。学习到底为了什么?上学到底为什么?看到社会上有孩子在上学路上坚持不住的时候,看到更多家长为孩子上学焦虑担心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究竟把学习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其实我的感觉是通过学习,甚至是学历这一条路,让孩子一劳永逸,这就像是把孩子撵到碾上,最后碾碎了,你就只负责在上面转就行了,最后碎了,你就成功了!家长我都替你想好了,你只负责坚持拿到就可以了。
我认为的巧言令色背后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为了要得到我的这些东西,想办法去做,去说。这份局限性不是孔子需要的仁,孔子的仁是大仁。其实巧言令色并不一定他不喜欢,而是这种对他来说不值一提,不屑一做!孔子的仁不是个人的人仁,是天下的仁。那对于巧言令色之人来说,孔子的思想高度比他高的不止一星半点。站得高固然看得远。这个高不是清高,不是攀比,这份高是更大的修养,更多的思考。当你巧言令色为达目的说这样话,做这样事的时候,孔子其实早就想过这种事情,也已经突破这种自我的局限,看到更多人的需求,为更多人的需求去努力了。就像严介和说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在为和不为之后做到了不为的选择,并选择承担责任。
能够判断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必定是提前对自己的思想做到了当仁不让的深思和反思。这让我想到了哲学上的批判性思维。多反问自己,不仅看到自己身上的多面性,还有来自于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折射过来的我们的多面。NLP理论里,世界上有三种关系,于自己的关系,与父母关系,与他人关系,与系统的关系。他人是自己的镜子,看待他人的标准和对待他人的行为都会折射出自己的思想。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古也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我认为也就是正己。《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书》:“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夫省文以期实效,坦怀以合暌贰,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务也。”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人先正己,这是自古以来,为官或教育者、长者,都应当具有的品德。
我也在思考,论语为什么巧言令色写在之前,而反思自己在之后呢!我想这就在于孔子的高度了。如果把反思自己的这几句话放在之前的话,那么巧言令色的标准很可能会以个人标准评判他人。而孔子不是。以条条框框去判断他人的,而更多的是以结果为导向。正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也就是文言文的好处,更多的引发你自己的思考,看到自己思想背后的冰山。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律己才不是走形式主义。教育不是给到你一个果子,让你直接吃。而是你要思考这个果子是怎么得来的,怎么种出来的,怎么收获到的,还要品出果子的味道。整个循环都是值得思考,引发思考的一个过程。学习是对整个循环的思考和践行落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贯穿始终的思想,不能从一而论,其实整个里面都是有衔接的。单独拿出一点可以引发思考,但是只有从整体上看待,才是孔子要给到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