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新近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讲述了一个被阶层割裂的北京,折叠为三个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各个阶层之间不能来往,冒着进牢房的风险去上层替人送信的底层垃圾工,为了女儿能够上学,一天之内穿越三个世界。这篇小说因其写实笔法而被质疑缺乏科幻色彩。的确,阶层分化并不是一个需要科幻想象的话题,是迟钝麻木的读者也常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
与此同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则把蓝领家庭(护工医师&出租车司机)和中产精英(眼科医生&企业高管)、亿万富翁放在同一个小区做亲密友爱的邻居,那个小区在网上的报价约2600万。蓝领家庭的房子是拆迁得来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是护工,凭借上进和勤奋,考取了医生执照,在社区医院做医师。他们的孩子琴琴是三个家庭中最省心的,学习优异,清华北大随便考,懂事体贴,是父母的骄傲,她妈一直希望送她出国深造,将来上哈佛耶鲁,在华尔街工作,但是家庭条件有限。精英家庭父母都是硕士学历,学历、职业都很漂亮,他们的孩子朵朵学习中不溜秋,但是多才多艺,写小说、作词、社团编导,是典型的中产孩子,进可攻退可守,能上重点高中就上,不能上就出国。亿万富翁的男主人自然是个商业精英,前妻离婚后病逝,娶了年轻20岁的小娇妻,前妻的孩子小宇吊儿郎当、不学无术、惹是生非,预备捐个图书馆让他去美国念私校。
这部剧的热播程度,首先是各营销号轮番轰炸,说踩到了眼下中国人的痛点: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问题。我在家闲着没事看了一天,周末出了趟门,发现动车上、酒店里都有人在看,还是年轻人,看得津津有味的。颇让我意外,原以为这样题材的电视应该为人父母看得多些,我若不是正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也想不到要看这么一部电视的,年轻人居然也喜欢。上一次留意到这种“盛况”是《欢乐颂》的热播,公交上都有人看得目不转睛。巧的是,这两部在人物设定和叙事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阶级的人住在同一栋小区,发生了密集的交互。两部剧都以“很现实很残酷”为表达手法,然而我所知道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一个华尔街归来、工作十分忙碌的企业高管不大可能和阶层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的人做邻居,还发生如此多鸡毛蒜皮的来往。《小别离》和《欢乐颂》分别用三家五美来代表社会的某个切面下的不同细胞,而这些细胞在郝景芳那里,是空间和时间都截然折叠的三个世界,在电视剧里则是同一个小区同一栋公寓。
这是值得思考的叙事手法,这种我们明知道越来越不现实的人物互动方式,在媒体和观众那里是一种写实,这种不现实的互动碰撞的差异,也被视为现实的刺痛。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蓝领家庭住不起2600万的小区(一个有拆迁房的北京土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视为城市蓝领的代表啊),不大可能三不五时跟精英一起去做个SPA,他们的孩子优秀到清华北大随便考的实属凤毛麟角,更多捉襟见肘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寒门出贵子…这种角色设定充满暧昧和残酷,这恰好是缺乏直面现实的软弱才有的权宜,对观众也是隐隐的寓教:穷人要改变命运只有让自己足够优秀。虽然剧情通过琴琴没能像朵朵和小宇那样出国来表达“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优秀而贫穷(豆友@名川 )”,但是一个家住2600万小区的北京人上着北京重点高中成绩优秀到清华北大随便考的孩子,不幸要从何说起呢?
实话说,《小别离》还是有很打动人的地方,尤其是眼科医生黄磊,他作为一个良性中年男人的代表,爱家敬业、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的典范,深受观众的喜爱。爱屋及乌也好,真真切切被这个话题触动也好,这样的题材已经是“很现实很残酷”的话,只能说,在这个日渐折叠的社会里,我们的叙事远不敢折叠。故事的最后,看似开放的结局里,所有人都有一个美好未来,这种基调也很眼熟。当然,这是可以想象的,稍稍写实一点,删帖的同志加班到半夜也毫不含糊的。捐个图书馆就能把熊孩子送出国去镀金的家庭越来越多了,真正不幸的庞大群体,折叠北京里的第三世界,只好装作看不见了。
诚然,在一个不安的社会组织里,各个阶层都有层出不穷的难题,即使很皮毛、浮光掠影,《小别离》也展现了不同家庭的问题:职业发展的问题,父母养老的问题、健康问题,但是这些都会被迎刃而解,最后每个家庭都只剩下“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的问题,这不可能是“很现实很残酷”的电视剧。一部分媒体认为《小别离》的成功,是观众对优秀的现实题材的作品的认同。这样隔靴搔痒被视为优秀的现实题材,只能说,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和观众都还没有直面现实的条件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