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张三丰在创建武当派之后,将他的许多内家拳流传下来。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之首,更是非同小可,到如今有杨,武,吴,孙等等诸多流派。国人也十分崇信太极拳,练习者不计其数,许多大师也现身民间,马保国大师就是其中之一。
马保国大师在民间名头甚响,号称浑元太极掌门人,据说在太极拳方面有着精湛的技艺。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七日,六十八岁高龄的马保国和五十岁的散打爱好者王庆民进行了一场比赛,马保国惨败。舆论大哗,质疑马保国的技艺水平,耻笑其大师称号,并顺势质疑太极拳的实战是否实用。
说到太极拳的实战,不能不提杨露禅。杨露禅被称为杨无敌,单凭无敌二字,不知会遭多人少忌恨,不知会有多少人登门挑战,要打得杨无敌变成杨有敌。但杨露禅的无敌称号却流传了下来,太极锋芒毕露。
当然,也有人质疑杨露禅与人比武之时,掺杂了许多别派的武术。我个人觉得这纯粹扯淡。与人生死对决自然什么招实用就用什么招,比武切磋必然只用本门功夫。试想杨露禅用少林拳赢了对手,会让人服气么?这扬的名头到底是少林拳还是太极拳?
回头再看马保国大师,在比武开场四秒就被击倒,在三十秒内被打得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对手王庆民技艺水平有多高不知道,但马保国本事不济是不争的事实,大师的光环迅速黯淡直至消失。
马保国作为个人,自然不能代表整个太极拳门派,但他的弟子以及相关人等对他的宣传,未必不会朝代表太极整个太极拳门派靠拢,何况他的掌门人称号,更是使人在看马保国时,不由自主将眼光投射到整个太极拳门派。马保国不堪一击,于是太极拳实战不足就传扬开来。
事实上,自从热兵器问世,便宣告了身体对抗的衰落。清末的杨露禅,董海川等武学大家,不过是夕阳晚照。如今的各种高科技武器,更使贴身搏斗的空间越来越小,武术向修心健身方面转变也是顺其自然。现代人练武也正是为修心健身,而不是与人对抗。
再说了,现如今的社会,提倡体育锻炼,但没听说提倡练习搏击与人对抗。我们不必在乎太极拳是否具备实战功能,而应该去挖掘它对身体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