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了解孩子多一点,亲子关系更和谐

昨天在路上,遇到了邻居奶奶带着小孙女遛弯,邻居奶奶让孩子给我打招呼,孩子腼腆一笑,躲在了奶奶身后,奶奶无奈的说:“这孩子太没礼貌了,还不如小时候呢!”

这样的事情,问题不小,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但问题也不大,不必过度的在意和紧张,轻松处理就能有很好的结果。

3岁左右的孩子,不爱打招呼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都把这种情况简单的归结为:孩子比较内向。并且在他人面前也同样评价孩子,以掩饰尴尬。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不是一点点。

孩子对父母的语言有很强烈的认同感,通常父母对孩子的评价都会变为现实。心理学家曾说,父母的评价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这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育儿做法。

那我们再来回到主题,孩子不爱打招呼有多个可能

1、自我意识发展

之前我们就介绍过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2、3岁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有了你、我、他的概念,所以面对他人时,有了害羞、尴尬、自豪等的情绪,也叫做自我意识情绪。家长面对这种类型的“不爱打招呼”,不要刻意的、强迫性的让孩子与人打招呼。并且不要拆穿孩子害羞的本质,轻松忽略孩子打招呼的过程就可以了。等过了这段时期孩子就会克服因害羞而不敢打招呼的阶段,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不会打招呼

打招呼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一些成人对“打招呼”也不那么应对自如。家长可以在家时教孩子一些打招呼的方式,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称呼。在2岁后,孩子已经有了性别及称呼的概念,所以我们只需要教孩子在什么合适的时机称呼他人就可以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加上问好,祝福节日等打招呼的方式,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除了教孩子如何打招呼外,父母做好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长如何与人相处,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言行上。

3、性格内向

孩子不爱打招呼,真的有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的。但记得我们上文提到过得,家长越说孩子内向,孩子就会越内向。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人群,多与生人相处,慢慢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但如果孩子不愿意或抗拒生人和人群,就不要强迫孩子接受,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孩子内心才会有安全感。并且《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也告诉我们,不是一定要追求外向性格,内向的孩子自有其优势所在!


4、家庭关系

心理学家发现,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交交流困难的症状。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家庭氛围常处于紧张或冰冷的状态。有些父母也会将成人间的情绪蔓延至孩子身上。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忧心,甚至恐惧、警惕和悲伤,因而导致情绪障碍。这样的孩子在遇到社会问题时会退缩,不自信,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家长都要妥善的处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迫孩子按照我们认为的“好”而成长,更不能因孩子不打招呼就责怪或惩罚。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用正确的方式给予孩子引导,非原则问题不强迫孩子。这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沟通交能力的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