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次文章《投资杂谈丨一种陷入错误炒股的认知》的续篇,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了自己炒股一到五年的大致经历。那是我从炒股错误认知到正轨的转变。我知道很多人还深陷其中,我希望你能改变,至于改变的方向,我不知道,比较因人而异,但是这篇文章我写的是我后半段转化思路之后的经历总结,同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炒股第五年,为了纠正第四年的误区,我开始设置大量的量化交易模型,通过设置涨跌幅并佐以参数,以前一些笃信的结论被陆续击碎。
于是,我放弃了以前所谓的技术精准研判,因为我知道那是不可取的。但是,炒股的路依然要走,于是我接下来的思路主要从以下阶段来强化
第一阶段:“交易手法的重要性”!
在第五年的时候,因为我开始接触大量的量化模型,并阅读了大量的像《海龟交易法则》这样的交易模型书籍!
在摈弃“技术无用论"的同时,但也发现一扇新世界,因为模型虽然无法进行预测后市,但是将模型来对比历史走势,却发现,大多数的模型都是盈利的,有些模型甚至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0%+
我稍加思考,明白了一个道理:预约不了的盲区,是可以通过交易手法来补足的。经常读我文章的一定知道,相对比预测后市来说,我更多的是提示大家怎么来应对,这就是交易手法。
举个例子,就拿近期我给大家说的创业板浪形来讲,我在一开始也并不能百分百知道接下来走的是击穿平台还是六浪形态,所以,我给大家提示了两个买点,先给大家贴个图:
上图的买点一 、二就是之前提示的,买点一明显没达到要求,而在买点二出手,不说赚钱,起码不亏钱。这就是“交易手法”,也是量化交易的一种
不过,这也不是百分百的,你看上图中我画的方框,这个时候波浪就破位了,按照交易手法,你必须止损。(这叫量化交易当中,叫做“回撤”,以后在和大家细讲)
......
第二阶段:强制克制自己进行操作风格统一
在使用量化模型的时候,我用它挣了不少钱,也明白了交易手法的重要性,但也同时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量化模式只能统计右侧交易,而无法统计左侧交易。
难道是使用左侧交易无法赚钱吗?并不是,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证明,左侧交易方式依然可以挣钱,(只是模型套用不了左侧)
市场上最常见的交易手法就是“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其他所有的手法都是在这两种基础上面所延伸!
右侧交易的本质:但趋势上涨信号出现,则买入,趋势反转,则严格止损
左侧交易的本质:下跌加仓,摊低成本,上涨减仓,利用筹码来博取胜利!
只要你坚持使用这两种手法,在时间洗礼下,你肯定是赚钱的,然而大多数人依然是亏钱的命运,那是因为他们将手法串联使用,同样,给大家贴个图:
这是一个很形象的牛市波动图,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过山车然后发现被套了,究其原因就是交易风格的不统一,在上涨阶段的时候使用的是左右混搭的模式,在下跌浪的时候却使用了完整的左侧交易理论。
所以:在你一旦买入的那一刻,所以无法保证后市的涨跌,但一定要严格给自己确定接下来要以哪种方式来进行交易。
......
第三阶段:逻辑思维
在我掌握了“交易手法”和“风格统一”这两项技能之后,我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这两项技能所赚钱的盈利终究是市场给予的,如果市场总体没有波动,那就很尴尬,加上他们是稳定性。
但是,市场总有情绪高低之分,各板块差异很大,板块中也有龙头和龙尾的说法,如何才能把握更大化的收益呢?
我在长时间里都在练习这第三阶段的技能直到现在。这项技能我称它为逻辑思维!
其实炒股很多时候和做生意是一样的。我举个近期的例子:全国疫情流行,这个时候必须人人带口罩,国家要大力生产疫苗。那么涉及到实体投资,许多人可能会想到去生产口罩或者做中间商赚差价。
映射到股市也是一样的,口罩概念不会涨吗?生物疫苗不会涨吗?要研究的深一点,全国开始生产疫苗,这么多疫苗放哪里?装疫苗的玻璃瓶会够用吗?疫苗冷链不会涨吗?
这,就是逻辑思维。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毕竟他需要你第一时间发现市场上的事件并加以联想
我,也还在这条路上走着
......
PS:
1、以上就是我思维转变之后所经历的大致三个阶段,因为篇幅有限,只写了大概,其中详细的细节以及一些其他以后有时间我会拆分来讲解
2、有两种人比较适合炒股,一种是数学家(参考第一和第二阶段),一种是思维能力特强的人。但就算这两种人结合也有可能亏钱,因为炒股很需要天赋,这是真的
3、投资没有绝对,这两篇文章并不一定能带你赚钱,但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这是我投资世界观的大纲
......
本文作者+
韭小伦,
金融自由撰稿人,
会分享市场操盘笔记,
也会瞎逼逼让你找不着北,
期待和你一起在这条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