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读:
一、错误案例
二、问题所在
三、反思
四、注意力的真谛
五、怎么好好吃饭
习惯是大脑为了节省能量而设置的一个程序,很多东西,你做多了,大脑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改变起来非常困难...我们的80%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在主导,同样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如果不集中你的注意力在“吃什么”这件事情,就非常容易被自己的习惯主导
每次吃饭都被习惯性主导,会直接导致我们在无意识中吃了很多不健康的食物,长此以往,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些非健康食物
一、错误的案例
午饭时间到了,一个不集中注意力的人开始下楼寻找饭店就餐了:
●习惯性的走到常去的那家饭店门口,习惯性地走进去,老板习惯性地问了句“老三样?”,习惯性地“嗯”了一声,习惯性地坐到老位置,然后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开始刷朋友圈,刷抖音,玩手游....
●虽然已经到了饭点,也来到了经常吃饭的那个饭店,但脑子里还在思考着刚才那个工作方案,隔壁办公室的妹纸要怎么追,下午公司培训自己要怎么发言,家里今年的粮食怎么收割怎么卖......
●饭菜很快就端上来了,于是开始习惯性地拿起筷子,一边看手机一边狼吞虎咽.....
●还是老样子,五分钟解决战斗,吃不吃饱都没感觉到,但是吃完了就可以了,一边想着心里的事,一边起身结束就餐.....
二、问题所在
这个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把心思放“吃饭”上,注意力全被其他事情所吸引
●点菜时的分神,就无法选择正确的食物。因为不是理智在帮你选择食物,而是习惯,这是大脑为了节省能量而设置的程序,是为了懒惰而设置的程序
●吃饭过程中的分神,所以无法掌控吃饭的速度,习惯又一次战胜了理智,以前什么速度,现在依然什么速度....
●吃饭接近尾声的阶段,分神了,所以无法了解自己的饱腹感程度,大脑要20分钟后才能收到饱腹感的信号,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下意识的吃很饱,然后20分钟后变的很撑...但如果你每次吃饭都会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比如这会儿吃到这种程度,过会饱腹感就来了。不断地调整,就能大致掌握每餐就餐时该吃到几分饱了
三、行为反思
习惯性进食,吃的的不是食物,而是情绪,是食物带给你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情绪性暴食的原因之一
要用理智主导你的行为,而不是“习惯”和“欲望”
●如果你想学习,你不认真看书,看着书三心二意,请问你凭什么有好成绩?
●如果你想减肥,不认真吃东西,不关注摄入的食物,请问你凭什么减下去?
●如果你想练六块腹肌,你不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到健身房每次都是训练2分钟,拍照2小时....请问你凭什么有六块腹肌?
就拿上文错误的案例来说,吃饭的时候想工作的事情,既不专心吃饭又不专心工作...
四、注意力!!!
现在这个社会最值钱的,就是你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你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别人就会利用你的注意力,用你的注意力就是在为别人创造财富,其实很多时候你是在消费自己的注意力,某农药、某求生、某联盟、某手、某站、某音、某博、某乎,一旦开始,注意力完全被吸引,极易上瘾,简直欲罢不能
如果我们能做到做任何事情都集中注意力,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看书,好好学习,道理很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
●很多人看书,看文章,喜欢囫囵吞枣,快速阅读,以为自己聪明,赚到了,其实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很多人一边吃饭,一边看朋友圈,以为自己同时能做两件事情,赚到了,其实两件事情都没有做好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懂那么多的道理,却还是过不好一生
五、如何“正确”就餐
1.时刻关注自己的吃饭速度
进食的速度,会直接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速度,长期进食过快,会导致胰岛素长期分泌过快,身体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
因为胰岛素是身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荷尔蒙,一旦你有了胰岛素抵抗,你摄入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就非常容易转化为脂肪,这就是为什么吃太快容易长胖的主要原因
2.大部分的注意力应该分配给食物
你可以和同事闲聊,但是不要沟通太深的问题,特别是点菜的时候,你要非常清楚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东西要多吃,什么食物要少吃,什么健康,什么不健康
如果今天你想破戒,特别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吃,不要有负罪感,吃的时候不要忘记和它沟通
3.时刻关注自己的饱腹感
之前提到过很多次,人的饱腹感反馈机制慢,一般吃饱后二十分钟才能感觉到
所以,从一开始进食开始,你就要全身心的关注自己的饱腹感
一般进食过程中,如果你吃到八分饱,你过二十分钟后,你就会感觉十分饱
当然减肥中的你,可以可以吃少一点,七分饱也可以,只要你能控制自己的食欲
4.全程保持和食物的沟通
这点很重要,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和食物沟通,其实如果你集中精力在食物上,沟通起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会发现,虽然你每天在一家吃,其实每一天的味道都有细微的差别,因为厨师的心情每一天都不一样
你可以吃完一个西兰花后,细细品味,哎,今天感觉这个厨师的水放得有点多了,西兰花太淡了,煮的时间有点短,没有昨天的西兰花那么烂,等等
只要你集中注意力在食物上,简直有太多可以和食物沟通的内容了
5.吃饭的时候不要带手机
手机简直是分神神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是确实给我们很多自制力不够强的人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影响各种专心工作、阅读、就餐,甚至睡眠
身边很多人几分钟不看手机,心理就非常难受,这个问题要解决,所以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带手机,放在办公室或者宿舍
要把他放到你够不着的位置,看书的时候手机绝对要放远点,上自习的时候绝对不要带手机,吃饭的时候当然更加不能看手机
心理上不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太重要的位置,这个世界离开了你,你离开了手机,地球照常转,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6.你的目标不是吃完,而是吃得舒服
“吃完别浪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
我们从小就被《锄禾日当午》洗脑,父母的耳提面命,师长的谆谆教导,告诉我们一定要吃完,不要剩下,浪费可耻!所以无形中,点多少就吃多少成了就餐时的“潜规则”
在家里吃饭,你完全没有得选择,父母总是给你盛一大碗米饭,然后不停给你夹菜,或者给你下一大碗面,你要是不吃完就是对不起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不尊重他们
其实,现代社会物资这么丰富,偶尔浪费一点无所谓的,其实浪费没有那么可耻,害怕浪费才可怕!
很多人因为害怕浪费,于是吃过量的食物,吃剩饭剩菜,然后得各种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最后不得不动用社会的医疗资源,亲人的牵肠挂肚和精心照料,其实这才是对社会资源更大的浪费!
当然我不是要提倡浪费,有时候在外面吃饭,不是我要点那么多,是别人上菜的标准比我的食量大很多,比如为了营养均衡点了四个菜,但每个菜单独拎出来,都吃不完....如果强制要求自己吃完,那摄入热量肯定超标的
平时在家吃饭,有一种饿,叫做父母觉得你饿!父母基本不管别人能吃多少,把碗盛满了是标准,如果饭还剩了一些,肯定会强迫平均每个人添一点....
所以,可以试着把米饭盛到一个大碗里,每个人用小碗盛饭,自己想吃多少就取多少,不要再给别人夹菜,吃自己喜欢吃的,一切以人为本,民主自由,其乐融融
特别注意:给对方夹菜,一定要夹对方爱吃的菜,而不要夹你自己爱吃的菜!
青菜对身体好,可有的人就是不爱吃,不能打着“我这是对你好”的名义,强迫别人吃...
【免责声明】该账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不同类型的饮食方式和健康观点,填补相关中文资源空缺。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不同,本账号的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请大家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