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人一旦敢于破局,思维的牢笼就会被彻底打开。
十几年前,吴晓波联合央视,计划拍《激荡三十年》的纪录片。
时间很紧张,只有4个月。
央视把还在经济频道做制片人的罗振宇派来做策划。
当时节目组要对《激荡三十年》中的30位人物进行采访,但是发现根本约不到几个,整个团队陷入到绝望之中。
这时候,罗振宇说:
“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不能采访旁观者吗?
书中的当事人,一个也不请,只做外围采访。
比如,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不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后来,节目组马上行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300多个与当事人相关的边缘人物,进行集中式访谈。
《激荡三十年》书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但是却拍得很成功,抱回了该年度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大奖。
在面对无法采访到当事人的困境时,罗振宇没有一直把自己困在“采访当事人”这个死局里,而是走出这个局,选择采访旁观者。
这才是破局的高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常说: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际关系是金牌,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
无论做什么事,固守惯性思维,一路直撞南墙,往往吃力不讨好。
当你感到走进死胡同时,要看看旁边还有没有出口。
只有随势而变,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面对困局方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