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对话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问他爸爸:我们还有钱吗?爸爸说:我很有钱,但是你没有。
而一个中国的小男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说:是的,我们很有钱,等我们都老了,这些钱也将都是你的。
一个故事
有一年暑假,北京一个家长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澳洲的一个朋友家里。想要让孩子见见世面,希望帮着照顾一下。
当朋友把孩子从机场接回到家里之后,她对孩子说: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但我对你这一个月的生活不负有任何的责任,你爸爸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爸爸的,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已经13岁,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了,从明天早晨开始,你要自己起床,我不会负责叫你;
起床之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完饭之后,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洗衣房在那边,衣服你也要自己洗;
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交车时间表,想去哪里玩你自己要安排好路线和行程,我如果有时间会陪你;
总而言之,我希望,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能够尽可能的照顾和解决好你自己的一切问题,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对了,不要叫我阿姨,叫我名字,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小男孩听的一愣一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眼前这个阿姨,他没有想到她竟然会这么说。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小男孩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一个月之后,当他回到北京家里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都惊呆了。
孩子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会独自起床、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甚至连对人都有礼貌了。
孩子的父亲很吃惊,就问澳洲的朋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对孩子施了什么魔法,为什么孩子完全变了一个人。
很多家长肯定会深有感触,感叹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这不是说,西方的家庭教育就一定比我们好,其强调的平等,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长幼尊卑有一定的相背。但可以肯定,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思考。
问题和原因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和烦恼,就是为什么我的孩子都十三四岁了,还是无法自立,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无法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总是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什么事都需要父母提醒和处理。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很多家长应该也知道。但就是每当看到孩子拖拖沓沓、无厘头一样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去做孩子本可以自己做的事。
如每天从早到晚,起床叫早、拿衣服、备早餐、收拾房间、整理书包、出门接送、监督作业、家务劳动、洗漱睡觉……参加什么活动或出去游玩,有关孩子的一切事情和东西。
很多父母已经习惯了为孩子挡风遮雨,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了,还是在里里外外的替他们辛苦操持。
仿佛一生就是为孩子而活,却全然看不见自己生活的影子。
很多孩子也因此养成了饭来张口、饭来伸手的习惯, 一旦没有父母的帮助和提醒,就会一团糟。
有的甚至到了读大学,都没办法自立,生活能力低下、责任感缺失,不知道心疼父母、关心别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亲情、人情味淡泊,身心脆弱、经不起风雨……
作为父母,应尝试着学会放手,像耐心地教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一样,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自立,自己为自己负责。
早晚有一天,父母都将退出孩子的生活,孩子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